2014年5月19日星期一

中四 單元八 課文練習答案


講讀《敬業與樂業 內容探究(頁6.136.14


1.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設題目標:歸納段意和內容層次)
(1)  試把課文各自然段的段意填寫在下列表格內。(10)
段落
段意
1
1  指出敬業和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       
2
說明必先有業,才能敬業、樂業。
3
通過孔子的話,說明無業的人是不可教誨的。
4
通過百丈禪師的事例,說明人應該不斷工作。
5
2  論證人人都應該有正當的職業。(2)             
6
3  解釋「敬」的意思,以及論證職業是可敬的。(2)  
7
說明敬業的態度就是4   忠實。(1)                 
8
說明職業是苦是樂,完全取決於5   主觀的心。(1)  
9
6  人要懂得領略職業的趣味,生活才有價值。(2)   
10
重申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要敬業和樂業。

(2)  試根據以上段意,將各段落歸納為下列五個層次,並寫出各層次的中心思想。(6)
層次
中心思想
段落
解釋文章題目及提出觀點
1
1  人人都需要有正當的職業(2)              
22-5 (1)
闡述敬業的態度
36-7 (1)
4  闡述樂業的態度(2)               
8-9
總結
10

2.      試根據課文內容,判斷下列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ü(4)(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正確
錯誤
部分正確
無從判斷
(1)
作者認為:
人人都應該不斷地勞作;
現在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
£
£
R
£
(2)
中國當時的情況:
工作機會比其他國家多;
所有精力充滿的壯年人都能得到相當職業。
£
£
R
£
(3)
作者認為:
法國人比英國人散漫;
英國人比法國人專心。
£
£
£
R
(4)
作者認為:
做工可以快樂,也可以很苦;
賭錢、吃酒不一定快樂。
R
£
£
£

答案分析
2.(1)  第一項陳述正確。作者在第5段明確提出「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第二項陳述錯誤。作者沒有說過「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事實上,當時確有「沒有職業的懶人」,所以作者才會強調「有業」的必要。
2.(2)  第一項陳述正確。作者指當時中國的工作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
第二項陳述錯誤。只有精力充滿,而又「不是安心躲懶」的壯年人才能得到相當職業。
2.(3)  第一項陳述無從判斷。第7段引用兩國國民的例子,顯示法國人的確比英國人散漫,可是作者卻說:「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故此我們無法判斷作者的立場。
第二項陳述無從判斷。第7段引用的例子,顯示英國人的確比法國人專心,可是作者卻說:「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故此我們無法判斷作者的立場。
2.(4)  第一項陳述正確。作者在第8段指出做工是樂是苦,主要取決於主觀的心,由此可知,「做工可以快樂,也可以很苦」是符合作者的想法。
第二項陳述正確。作者認為賭錢、吃酒跟工作一樣,都是淘神、費力的事,並反問賭錢、吃酒「難道又不苦?」

3.   試解釋怎樣才是「敬業」的態度,並從課文中舉出相關例子加以說明。(6)(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答:敬業的態度首先是要尊重自己的職業。不要因為俗人看輕自己的職業,就好高騖遠,甚或自暴自棄,不願意認真做事。(2)無論是出任大總統,還是拉黃包車,都應該視自己的職業為神聖的,實實在在地把工作做好。(1)
敬業也包括對工作抱持忠實的心態。從事一份工作時,應該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心無旁騖,無論有甚麼其他好處,也不肯犧牲手上的工作來交換。(2)就如痀瘻丈人專注捕蟬,雖然天地廣闊,事物繁多,但他的精神只集中在蟬翼的動靜上。(1)

4.   作者在第8段說:「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說法?試分組討論,並舉出一個生活例子來支持你們的看法。然後派代表把小組的看法說出來。(5)(設題目標:培養分析能力和創意
答:我同意作者的說法。(1)痛苦和快樂是受主觀的心所支配,與客觀的環境或事物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些事看起來是苦事,偏偏有人樂在其中;有些事看起來是樂事,卻也有人感到苦不堪言。(2)當義工就是一個好例子,有些人認為當義工可以幫助別人,令生活過得更充實,更快樂;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自討苦吃,情願賴在牀上甚麼也不幹。由此可見,當義工究竟是苦是樂,完全取決於人內心的想法。(2)
我不同意作者的說法。(1)痛苦與快樂雖然都是人的主觀感覺,但是主觀的苦或樂,卻不可能完全不受客觀的環境及事物所影響。(2)舉個例子來說,一個數天沒吃東西的人,無論他怎樣看得開,多麼不在乎,飢餓仍會不斷折磨他,這種痛苦的感覺不會因主觀的意志而有多大改變。(2)(答案僅供參考,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講讀《敬業與樂業 比較閱讀(頁6.15

(1)  試根據《敬業與樂業》及《最苦與最樂》的內容,判斷下列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ü(1)(設題目標:培養比較閱讀能力)

正確
錯誤
部分正確
無從判斷
兩篇文章都同意:
職業能夠為人帶來快樂;
主觀的想法可以排解貧困之苦。
R
£
£
£

答案分析
(1)  第一項陳述正確。《敬業與樂業》第9段論證了人們能夠從職業中領略趣味,得到快樂。《最苦與最樂》則提到「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由此推論,職業也是一種責任,當人完成職,就會享受到「如釋重負」的快樂。
第二項陳述正確。《敬業與樂業》指出「苦樂全在主觀的心」,故此,貧困之苦可以通過主觀的心來排解。《最苦與最樂》則說「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而達觀也是主觀的想法。

(2)  《敬業與樂業》提出天下最苦的人是無業游民。試對照《最苦與最樂》的內容說明其中道理。(4)(設題目標:培養比較閱讀能力)
答:《最苦與最樂》指出人生最苦的事,是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力完成。(1)無業游民終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既不願意負上工作勞動的責任,亦不願意承擔供養自己和家人的責任。(1)按照《最苦與最樂》提出的標準,無業游民不但不會嘗到完成責任後所得的快樂,(1)而且每天都會受到自己良心的責備,所以是天下最苦的人。(1)

(3)  《最苦與最樂》提出「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對於我們的職業,也可以「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嗎?試根據《敬業與樂業》一文的內容,回答問題。(4)(設題目標:培養比較閱讀能力)
答:對於我們的職業,同樣可以「快樂之權,操之在己」。(1)梁啟超在《敬業與樂業》提到,職業本身是有趣味的,我們可以從工作中領略到進展和競勝的快感,並且從刻苦中得到更大的快樂,省卻種種游思、煩悶。(2)因此,只要我們願意工作,專心一意地做好它,便能夠得到快樂,這就是職業上的「快樂之權,操之在己」。(1)




講讀《敬業與樂業 作法分析(頁6.17-19

1.   試根據課文第34段,回答下列問題。
(1)  作者提出甚麼論據來支持「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這個論點?試把相關論據寫在下列表格內。(4)(設題目標:掌握論點與論據)
事實論據
1  百丈禪師主張「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並且身體力行。(1)有一次,他的弟子悄悄地做完百丈禪師的工作,百丈禪師於是整天都不肯吃飯。(1)          
理論論據
2 孔子的名言:「飽食終日,無以用心,難矣哉。」(1)
及「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1)

(2)  你認為以上的論據有沒有說服力?為甚麼?(4) (設題目標:掌握論點與論據)
答:我認為以上的論據很有說服力。(1)首先,作者提出的論據十分全面,既有理論論據,又有事實論據,前者是佛門的事例,後者是儒家的名言,能夠有力地支持「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的論點。(1.5)其次,百丈禪師孔子是佛、儒兩家的權威人士,因此他們的主張、談話,都有很強的說服力。(1.5)(答案僅供參考,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3)  作者論證「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的論點時,運用下列哪種論證方法?(1)(設題目標:掌握舉例、歸納引用論證)
1  舉例論證
2  歸納論證
3  類比論證
4  引用論證
D
 
A 13                       B 24
C 123                   D 124

2.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設題目標:掌握引用論證)
(1)  作者在文中用古人的話來支持甚麼論點?把答案寫在表格內。(6)
古人的話
所支持之論點
曾文正「坐這山,看那山,一事無成。」(第7段)
1要把工作做得圓滿,最重要的是有忠實、專心。(2)            
孔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第7段)
2專心工作就是敬業的態度。(2)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第9段)
3人要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2)              

(2)  以上的例子運用了哪一種論證方法?(1)
答:引用論證法。(1)

3.   作者在課文第7段提到:對於敬業的人來說,任何職業的價值都是一樣的。作者運用了甚麼方法來支持這個論點?試略作說明。(5)(設題目標:掌握舉例論證)
答:作者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來支持這個論點。(2)他列舉了兩個設例:一、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1)二、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枝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1)由此說明,無論當木匠、挑糞工人、政治家或軍人,只要能以敬和忠實的態度來看待職業,認真地把工作做好,就具有同樣的價值。(1)

4.   作者在課文第8段運用甚麼論證手法來支持「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這個論點?試略作說明。(4)(設題目標:掌握類比論證)
答:作者運用了類比論證法來支持這個論點。(1)他列舉了兩件事:一、有人認為在大熱天演講和聽演講是苦事,作者卻沒有以此為苦;(1)二、有人認為賭錢、吃酒是樂事,但這些事既淘神,又費力,一樣可被視為苦事。(1)作者以演講、聽演講、賭錢、吃酒來跟做工類比,這些事雖然都淘神、費力,但有人樂此不疲,也有人覺得苦不堪言。由此可見,苦樂全取決於主觀的心,不受客觀的事情所主宰。(1)

5.   細閱下列文字,然後回答問題。(設題目標:掌握演繹論證)
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第6段)

(1)  作者說的「一件事」指甚麼?(1)
答:「一件事」是指「正當的職業」。(1)

(2)  作者得出了甚麼結論?(1)
答:凡是正當的職業,都是可敬的。(1)

(3)  作者運用了甚麼論證方法?試略作說明。(3)
答:作者運用了演繹論證法。(1)他首先以「可以名為一件事(正當職業)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為大前提,再指出「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都是「一件事」,從而推斷出結論:「當大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種俗人眼裏有高下的職業,其實都是可敬的。(2)


讀二《謙讓練習(頁6.29-6.30

1.   課文第1段提到「客人入席之際,我們最容易看見類似謙讓的事情」,其中「類似」一詞的含意是:(1)(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A 這種謙讓比較常見
B 這種謙讓稍遜於真的謙讓
D
 
C 這種謙讓近乎真的謙讓
D 這種謙讓不是真的謙讓

答案分析
1.   「類似」一詞帶有諷刺的用意,即似是而非的意思。

2.   作者說:「在應該不讓的時候,則必定謙讓,於己有利,於人無損」(第4段),根據這說法,人們在宴會時讓座,會為自己帶來的「利」是     表現謙讓的美德          (2)(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3.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6)(設題目標:歸納段意和內容層次)
(1)  試把本文各段的段意寫在下列表格內。
段落
段意
1
點出虛偽的謙讓常常在宴會入席時出現
2
描述1   宴會時人們讓座的虛偽情景(2)           
3
交代自己不會在宴會謙讓的原因
4
探討2          讓座風氣盛行的原因(2)           
5
慨歎孔融讓梨的事在今日已不多見
6
3 指出謙讓作為一種儀式有潛移默化之功,但成效往往不大。(2)                                          

(2)  試根據以上段意,將各段落歸納為下列各個層次,並寫出各層次的中心思想。
層次
中心思想
段落
帶出文章的主題
1 (2)
說明自己對讓座的看法 (2)           
2-4 (2)
慨歎世人並未真正學會謙讓 (2)       
5-6 (2) 

4.   根據課文第4段,回答下列問題。
(1)  判斷下列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ü(1)(設題目標:複習舉例論證)

正確
錯誤
部分正確
無從判斷
作者提到「我從不曾看見,在長途公共汽車車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沒有木製的長柵欄,而還能夠保留一點謙讓之風!」
作者藉此論證人們的謙讓是虛偽的表現;
作者此處運用的是舉例論證方法。
R
£
£
£

答案分析
4.(1)     第一項陳述正確。由於長途公共汽車的座位有限,買不到車票的人便不能上車,因此售票處如果沒有柵欄的話,人們便不會謙讓。由此可見,人們只會在不損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才虛偽地故作謙讓。
第二項陳述正確。句子陳述的是作者所見的社會現象,所以屬於舉例論證。

(2)  除了以上問題(1)的論證方法外,作者在本段還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試略作說明。(4)(設題目標:複習對比論證)
答:作者在本段還運用了對比論證法來論證讓座之風其實是虛偽的表現。(1)作者先後兩次以不同的設例作對比:
1  在宴會中,人們知道自己總有座位,所以故作大方,讓來讓去。但是,假如主人宣佈座位不夠,人們便不會讓座。(1)
2  圓桌的半徑是相等的,賓客坐在任何一個座位都可享受相等利益,故此他們才大方地讓座。但假如凡坐過首席若干次,在銓敍上會特別有利,那麼讓座的事情就會減少。(1)
從以上兩個對比的事例,可見人們只有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才願意讓座,故此所謂謙讓,根本就是虛情假意。(1)

答案分析
4.(2)   課文第4段「其故有二」的兩個設例,人們都是先讓座,後來卻互不相讓,這是比較同一事物的對立面。由此可見,作者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手法。

5.   根據課文第6段,回答下列問題。(設題目標:複習對比論證)
(1)  為甚麼作者認為「天主教會選任主教時所舉行的儀式」比「宣誓就職之後再打通電聲明固辭不獲」要好得多?(3)
答:天主教會主教在就職前,會當眾謙遜三回,然後才正式就任,這雖然只是循例的儀式,但畢竟舉行在正式就職之前,還能顯示謙讓的意思。(1.5)相比之下,宣誓就職後才聲言推辭,就等於決定接受職位,事後卻故作姿態地推辭,明顯是虛偽得多。(1.5)

(2)  在上述例子中,作者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目的是支持甚麼論點?試略作說明。(3)
答:作者運用了對比論證法。(1)他把主教就職前當眾謙遜三回的儀式,與宣誓就職後才聲明固辭不獲的做法作出對比,藉此突顯出天主教會選任主教的儀式比宣誓就職之後再打通電聲明固辭好得多的論點。(2)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