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星期一

中五測驗


1.    第二篇共有8個段落,按結構可分為五個部分。試指出第二至五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4分)然後寫出第二至五部分的內容大意,(8分)並把答案填在橫線上。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1題】
內容大意
1
藉設問點出全文的主題。
(1)  2-41分)
講述中國人由以往(5) 推崇義(1分),轉變為現今(6) 只重利(1分),並道出個人對這種轉變的感歎。
(2)  51分) 
(6)   提出在「義」與「利」之外,人還可以選擇「情」這種人生態度。2分)                  
(3)  6-71分)
(7)   比較「義」、「利」與「情」的異同,從而突顯「情」這種人生態的特點。(2分)      
(4) 81分) 
(8)   闡述「情」這種人生態度能夠消除人生的兩大悲劇,即佔有慾得不到滿足的痛苦和佔有慾滿足後的無聊。(2分)                        

2.    試根第二篇的內容,判斷下列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4分)評核能力:重整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1) 作者認為以往「人皆君子言必稱義」的時代是美好的
(2) 作者認為要匡正時弊,就要推廣「義」的風氣。
分析:
(1)   作者在第2段以懷疑的口吻指出,在「人皆君子言必稱義」的時代「或許」有「大義滅利」的人,並說當時常見的是「偽君子」、「迂君子」,可見他認為「人皆君子言必稱義」的時代其實並不美好。
(2)   作者在第5段提到「想靠形形色色的義的說教來匡正時弊,拯救世風人心,事實上無濟於事」,換言之,他認為推廣義是無法匡正時弊的。




3.    以下兩段文字分別描述作者對「利」的人生態度的看法。試指出兩者分別運用了哪種表達手法。(4分)評核能力:伸展
文 字
表達手法
「據說觀念更新,義利之辨有了新解,原來利並非小人的專利,倒是做人的天經地義。」(第2段)
(1) 反話正說(2分)
「世人把它(指「時間就是金錢」)奉為指導人生的座右銘,用商業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結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種企業,使人際關係成了一個市場。」(第3段)
(2) 直接申述(2分)

4.   在第4段,作者提到:「我曾經嘲笑廉價的人情味,如今,連人情味也變得昂貴而罕見了。」試根據文意,指出「廉價」的人情味與「昂貴」的人情味分別是甚麼意思,並略作說明。(6分)評核能力:伸展【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2題】
(1)   「廉價」的人情味:廉價是付出低廉代價的意思,由此推斷,「廉價」的人情味是指人與人之間不再願意付出多一點心力和時間來彼此關心,以致人情味變得淡薄、浮淺。(3分)                       
(2)   「昂貴」的人情味:作者在上文下理提到,人際關係已變成市場,因此連簡單的微笑、問候和惻隱之心,都要用金錢交換得來,由此推斷,「昂貴」的人情味是指人情味要用金錢來換取,物質代價甚高。(3分)         

5.   根據作者在第7段提出的說法,指出下列個案是否符合作者提出的「情」的人生態度。(8分)評核能力:伸展

符合
不符合
(1)   同學甲不幸因交通意外而傷殘,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心情,終於勇於接受現實。
(2)   同學乙看見身邊的同學都學習跳現代舞,於是自己也報名參加現代舞入門班。
(3)   同學丙即使得不到別人賞識,仍然孜孜不倦地畫畫自娛。
(4)   同學丁當選了班長,為了成為班中的好榜樣,他不但努力温習和做功課,還熱心幫助班中的同學。
分析:
(1)     同學甲遇上意外,並且接受現實,雖然心態正面,但過程中並無實現其真性情,故此不符合「情」的人生態度。
(2)     同學乙參加現代舞入門班,只是受身邊的同學影響,並非因為自己對現代舞有濃厚興趣,這算不上是實現自己的真性情或「本質力量」,故不符合「情」的人生態度。
(3)     同學丙畫畫並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快樂,他在「實現其本質力量時」「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故此符合「情」的人生態度。
(4)     同學丁身為班長,於是把努力温習、做功課、幫助同學等視為自己應盡的責任,這屬於「義」的人生態度。

6.   作者為甚麼不同意蕭伯納「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這句話?試加以說明(4分)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7題】
因為作者認為蕭伯納的想法仍然執着於佔有。(2分)作者指出人只要換上「情」的人生態度,從創造與審美獲得滿足,那麼沒得到心愛東西的痛苦,就會變成有機會尋求和創造的快樂;得到心愛東西之後的無聊,就會變成品味和體驗心愛東西的快樂。(2分)                                                          

第二篇
7.   第二篇共有7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四個部分。以下哪項段落區分較為合理?(2分)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8題】
A 1段屬於第一部分;
2段屬於第二部分;
3-5段屬於第三部分;
6-7段屬於第四部分。
B 1-2段屬於第一部分;
3-4段屬於第二部分;
5-6段屬於第三部分;
7段屬於第四部分。
C 1段屬於第一部分;
2段屬於第二部分;
3段屬於第三部分;
4-7段屬於第四部分。
D 1段屬於第一部分;
2-3段屬於第二部分;
4-6段屬於第三部分;
7段屬於第四部分。
A
B
C
D
分析:
1段屬於第一部分,作者表示從未見過夜間真正的鬼。第2-3段屬於第二部分,作者比較「白天的鬼」與「黑夜的鬼」的分別,揭示人心的險惡比真正的鬼還要可怕。第4-6段屬於第三部分,作者藉比較狐與兩種「鬼」的特性,襯托「白天的鬼」(小人)的手段最為陰險可怕。第7段屬於第四部分,說明狐鬼故事的創作目的。

8.   試根據文意,說明「白天的鬼」指的是甚麼。(2分)評核能力:伸展【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2題】
「白天的鬼」指心腸惡毒、虛偽陰險的小人。(2分)                         




9.   作者在第2段說「夜裏的鬼並不這樣討人嫌」,根據本文內容,「白天的鬼」有甚麼令人討厭的地方?試舉出其中兩項,並加以說明。(4分)評核能力:重整
(1) 人們沒法從外表判斷出誰是「白天的鬼」(即小人),只有在受害時才察覺到,教人沒法防備。(2分)                                                  
(2) 「白天的鬼」(小人)冷酷無情,只會佔別人便宜,或給對方設下圈套。(2分)
(3) 「白天的鬼」(小人)虛偽多心眼,口裏講道德,但心裏卻盤算着各種害人的計謀。(2分)                                                          
(4) 「白天的鬼」(小人)行事有組織,有計畫,用「大家的勢力擺下迷魂大陣」,令人無法躲避。(2分)(以上四項,任選兩項作答,每項2分)                  

10. 判斷下列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2分)評核能力:重整
作者認為: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夜鬼與狐精同樣令人懼怕
分析:
作者認為「鬼會在半夜三更叫喚幾聲,就把人嚇得藏在被窩裏出白毛汗」(第6段),可見夜鬼會令人懼怕;但狐卻「只能惱人而不叫人真怕他們」(第6段)。

11. 根據第7段,作者認為創作鬼狐故事的目的是甚麼?(2分)評核能力:重整
1 勸善警惡。
2 給讀者精神上的刺激。
3 指出鬼狐比人更為善良。
4 借題發揮,諷刺人類冤冤相報。
A 1 2
B 3 4
C 1 2 3
D 1 2 3 4
A
B
C
D

12. 試用四個字概括老舍《鬼與狐》一文的寫作風格。(3分)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1年會考第11題】

13. 試概括第二篇的主旨。(4分)評核能力:伸展【參考2012年文憑試練習卷第3題】
本文藉比較小人、夜鬼與狐精的外貌、心計和手段等特點,(2分)指出小人的虛偽、陰險和惡毒,慨歎人事的陰險詭詐比狐鬼更可怕。(2分)              




14.  有人認為第二篇的文題改為《鬼、狐、人》更為貼切,你同意嗎?試說明你的看法。(6分)評核能力:評鑒
同意。(2分)第二篇雖以《鬼與狐》為題,但全文所談論的卻主要是人。(2分)作者在文中先後陳述鬼、狐的各種特徵,目的其實是以鬼、狐與人這種「白天的鬼」作比較,從而烘托出人遠比鬼、狐陰險詭詐和「討人嫌」。由此可見,作者在本文談論鬼與狐,真正用意是批評陰險的人,故此,把第二篇的文題改為《鬼、狐、人》,更能突顯文章的主旨。(2分)                                  
 
不同意。(2分)第二篇是風格幽默諷刺的文章,作者的真正用意應委婉地隱藏在文意之中,才能達到幽默的效果。本文的主旨是批評和諷刺陰險的人,如果在文題立刻道破,就會失去委婉幽默的效果。(2分)此外,從文章結構看來,作者也是依次論述黑夜的鬼、白天的鬼和狐精,以《鬼與狐》為文題,其實也符合文章的結構鋪排,故此我認為原來的文題更恰當。(2分)                       

本題解說部分以三品評分,評品同學的理解、評論及表達能力,可注意下列原則:
上品
5-6
立場明確,能從題旨、文章結構及風格等方面,說明文題是否貼切恰當,並具比較意識。說明具體合理,表達清晰,條理分明。
中品
3-4
立場尚明確,尚能從題旨、文章結構及風格等方面,說明文題是否貼切恰當,尚具比較意識。說明簡明,表達手法一般,條理尚算分明。
下品
0-2
立場含糊,未能從題旨、文章結構及風格等方面,說明文題是否貼切恰當,沒有比較意識。說明不合理,表達混亂,組織鬆散。
一般原則
1. 錯別字不獨立扣分。
2. 即使答案合乎各品的形式要求,假若表達差劣或內容十分單薄,最多可下調一品。

第三篇
15. 試解釋下列文句中帶點的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10分)評核能力:解釋【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13題】
(1) 仇不雪,目不也。(第1段)                                      瞑:閉目2分)     
(2) 信益堅,竟如鬼言改坐某。(第2段)                          堅:堅定2分)      
(3) 其幕友疑有他。(第2段)                                          故:原因(2分)      
(4) 微叩公。(第2段)                                                          叩:詢問(2分)      
(5) 公沉思恍然,仍從原讞。(第3段)                              從:按照2分)     




16. 試根據文意,把下列文句譯為白話文。(4分)評核能力:解釋【參考2013年文憑試第14題】
(1) 眾供死者衣履,與所見相合。(第2段)
眾人奉上死者的衣服鞋子,跟(昨晚)所看見(那鬼穿着)的相同。(2分)   
(2) 始具言始末,亦無如之何。(第2段)
(唐執玉)才把事情原委說出,但(幕友)也沒辦法(讓他改變主意)。(2分)

17. 根據第三篇的內容,唐執玉是個怎樣的人?(2分)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2年文憑試練習卷第17題】
1 心思縝密
2 察納意見
3 知錯能改
4 不畏鬼怪
A 1 2
B 3 4
C 1 2 3
D 2 3 4
A
B
C
D
分析:
選項2正確,幕友提到真正的鬼不應越牆離去,唐執玉即與幕友仔細查察越牆的地方,可見唐執玉能接納別人的意見,並加仔細觀察。選項3正確,唐執玉最初聽信假扮成鬼的強盜所言,改判另一人有罪;到幕友揭破自己所見的鬼乃人所扮,即恢復原來的判決。選項4正確,唐執玉看到「一鬼浴血跪階下」時,不像婢女那樣驚惶失措,而是厲聲呵斥那鬼。

18. 為甚麼唐執玉識破強盜裝神弄鬼後,「諱其事,亦不復深求」?(2分)評核能力:伸展
因為唐執玉不願讓人知道自己遭到愚弄,(1分)誤信假鬼申冤這荒誕之事而改變判決。(1分)                                                          

19.  第三篇中唐執玉所見的鬼,跟第二篇的「白天的鬼」有甚麼相同之處?試舉出其中兩項,加以說明。(4分)評核能力:重整
(1) 唐執玉所見的鬼,其實是心懷鬼胎的人,為了包庇殺人犯而設局誣害無辜的人;第二篇的「白天的鬼」,也是心懷鬼胎的人,專為私利而害人。(2分)(2) 唐執玉所見的鬼,因收受殺人犯的賄賂,與之合謀迷惑唐執玉,意圖謀害別人,讓殺人犯脫罪;這跟第二篇的「白天的鬼」一樣,行事有組織,有計畫,用「大家的勢力擺下迷魂大陣」,以欺騙和謀害別人。(2分)                            
文言知識 (15)
一、1. (1) 聰明(1)
    2. (1) 熄滅(1)
二、1. 形容詞(1)  名詞(1)   優點(1)
    2. 形容詞(1)  動詞(1)   擅長(1)
三、1. 小孩子(1)
    2. 意見相同(1)
四、1. 並且(1)
    2. 於是(1)
    3. 大概(1)

全卷完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節錄)語譯
  直隸總督唐執玉曾審訊一宗殺人案件,已經備文定案了。一天晚上,唐執玉點着蠟燭獨自坐着,忽然隱約聽見哭聲,像是漸漸靠近窗戶。唐執玉差遣婢女出去查看,(婢女看後)哭喊着跌倒地上。唐執玉自己揭開窗簾,就看到一隻渾身是血的鬼跪在台階下。唐執玉大聲呵斥他,那鬼跪着叩頭說:「殺我的是某人,可是縣官卻誤把另一人定罪。我的仇沒昭雪,不能瞑目呀!」唐執玉說:「知道了。」那鬼於是離去。
  第二天,唐執玉親自將犯人從關押處提出來審問,眾人奉上死者的衣服鞋子,跟(昨晚)所看見(那鬼穿着)的相同,唐執玉深信不疑,竟然按照那鬼的話改判另一人有罪。處理這案的官員多番申辯,唐執玉始終認為南山可以移動,這案件不能改判。他的幕友懷疑另有原因,暗中詢問唐執玉,唐執玉才把事情的原委說出,但也沒有辦法(讓唐執玉改變主意)。
  一天晚上,幕友求見唐執玉,問:「鬼從哪裏來?」唐執玉說:「出現在台階下面。」幕友問:「鬼從哪裏離去?」唐執玉說:「忽然翻牆離去。」幕友說:「凡是鬼都是有形貌而沒有實體的,離去時應當突然消隱,不應該翻過牆壁。」於是登上翻牆的地方察看,雖然磚瓦沒有破裂,但剛下過雨後,幾座房頂都隱約有泥跡,一直延伸至外牆之下。幕友指着泥跡對唐執玉說:「這一定是囚犯賄賂身手敏捷的強盜所做的。」唐執玉沉思後猛然省悟,於是按照原判。他隱諱這件事,也不再深入查究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