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閱讀理解答案
第一篇
以下是一篇分析《朝花夕拾‧後記》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考生填寫、選擇。
*在填充部分,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在選擇題中,每題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多選者0分。
本文環繞舊時「孝」的相關典故及畫像而談的。文章共有12個段落,其大意分別是:【整合】
(1)
|
段落
|
大意
|
|
第1至第2段
|
(4分)
指出已有前人批評說孝的故事,並舉例作說明。
|
|
第3段
|
指出《百孝圖》的起源及作者對這部插畫的意見。
|
|
第4段
|
指出民國時期翻印《百孝圖》的目的。
|
|
第5至第7段
|
(2分)
借人們對「曹娥投江覓父」一事的看法,說明:
人們對道德的要求過於嚴苛。
|
|
第8段
|
(2分)
畫曹娥還未跳入江中是聰明的做法,原因是:
避免人們分散注意力,以致忽略原來故事說孝的主題。
|
|
第9至第10段
|
(2分)
寫出教孝圖內容刻板。
|
|
第11段
|
說明兩種孝圖的畫風。
|
|
第12段
|
(2分)
說孝子故事難畫的原因是:
故事多悲慘,難以引動小孩學習古人的孝行。
|
本文共有十二個段落,按結構可分為四個部分。以下為本文結構的分析,各個部分的作用是:(只須把四個正確的英文字母填寫在橫線上。)(8分)【整合】
(2)
|
選項:
|
|
A以議論總結
|
|
B以呼應手法總結
|
|
C引用資料帶出話題(以尋找孝圖一事而引出文章。)
|
|
D承上啟下,敷演說明
|
|
E以實例提出評論
|
|
F開門見山,點明論旨
|
|
G以事說理
|
第一部分的作用是C;
|
第二部分的作用是D;
|
第三部分的作用是G;
|
第四部分的作用是A。
|
承上題,符合本文結構分析的段落區分為:(2分)【整合】答案:B
(3)
|
A 第1、2段屬於第一部分;
第3、4、5段屬於第二部分;
第6、7、8、9、10段屬於第三部分;
第11、12段屬於第四部分。
B 第1段屬於第一部分;
第2、3、4段屬於第二部分;
第5、6、7、8、9、10段屬於第三部分;
第11、12段屬於第四部分。
C 第1、2段屬於第一部分;
第3、4、5段屬於第二部分;
第6、7、8、9段屬於第三部分;
第10、11、12段屬於第四部分。
D 第1段屬於第一部分;
第2、3、4、5段屬於第二部分;
第6、7、8、9、10、11段屬於第三部分;
第12段屬於第四部分。
|
A
¡
|
B
lV
|
C
¡
|
D
¡
|
在文章中,作者曾提及多本有關「孝」的插畫書。他通過這些插畫想說明:(8分)【引申】
(4)
|
《二百卌孝圖》:
通過《二百卌孝圖》指出有不少說孝事是有違天理人情,讀者不必照單全收。(2分)
|
|
《百孝圖》:
通過鄭績的序言證明人們對有違天理的說孝故事的批判由來已久。(2分)
|
|
《百美新詠》:
指出《百美新詠》為《百孝圖》的藍本,只是前者談美色,後者則談道德。(2分)
|
|
《男女百孝圖全傳》:
其中一個評論郭巨埋兒和李娥投爐兩故事不合情理的例子。(2分)
|
這是運用了(5)舉例(2分)的說明方法。
作者在第3段中,指《百美新詠》是:【整合】答案:錯誤
(6)
|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
一部衛道的著作。(2分)
陳述錯誤。文中說「衛道之盛心」是指《百孝圖》,而不是《百美新詠》。
|
¡
|
V
|
¡
|
對於《百孝圖》和《男女百孝圖全傳》,作者認為:【整合】答案:錯誤
(7)
|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
兩部不同的著作。(2分)
陳述錯誤。《男女百孝圖全傳》是《百孝圖》的翻印本,編者只是在書名的前後添了兩個字。
|
¡
|
V
|
¡
|
文中提及「郭巨埋兒」、「李娥投爐」、「木蘭從軍」和「曹娥投江覓父」這幾個說孝故事,這些故事與以下的評論的關係是:(請以鉛筆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道分題可多於一個答案。)(5分)【整合】
(8)
|
故事
|
忍心害理
|
不合禮義
|
資料失實
|
較難畫得吸引
|
|
郭巨埋兒
|
V
|
¡
|
¡
|
V
|
|
李娥投爐
|
V
|
¡
|
¡
|
¡
|
|
木蘭從軍
|
¡
|
¡
|
V
|
¡
|
|
曹娥投江覓父
|
¡
|
V
|
¡
|
¡
|
作者指中國教孝的圖說「十之九是『哭』和『拜』」,並感慨「中國的哭和拜,甚麼時候才完呢?」有人不認同魯迅這一說法,而我以本文以外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看法:(20)(6分)【評價】
(9)我同意魯迅的意見。中國的教孝故事中,的確有不少是以「哭」和「拜」來感動人心的,例如孟宗哭竹、實夫拜虎的故事,(2分)正是以「哭」和「拜」的方式來顯示孝心。然而只一味以催情的眼淚和卑躬屈膝的跪拜方式,來換取別人的幫助或以之感動別人,未免過於消極,而且也顯得個人能力有限。(2分)要孝順父母,應以身體力行,而非以「哭」、「拜」等徒具形式的方式來顯示孝心。(2分)
其他建議答案:
我不同意魯迅的意見。中國的教孝故事中,除有以「哭」和「拜」的方式來顯示孝心外,也有很多以個人智慧來顯示孝心的故事。例如郯子鹿乳、臥冰求鯉的故事,(2分)雖然故事中的主角或披鹿皮扮鹿、或以體溫化冰來顯示孝心的方式不夠科學,但都說明中國的教孝故事不一定只有哭哭拜拜,也有以身體力行,動用腦筋來表示孝心的。(4分)
作答原則:
(1) 指出是否同意魯迅的說法。
(2) 必須用本文之外的例子說明觀點。
(3) 如只說明自己觀點,未能舉例,不應高於2分。
承上題,魯迅的意見其實是用了
|
(10)
|
暗
|
諷
|
的手法(3分)【整合】
|
第二篇
(11) 試解釋以下句子中標有號的字或詞,把答案寫在橫線上。(6分)【解釋】
臣從君命,貞乎?(第一則)
|
貞:忠貞
|
孔子趨出。(第一則)
|
趨出:急步走出
|
響者,君問丘也。(第一則)
|
響者:剛才
|
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第一則)
|
爭:規勸
|
審其所以從之之為孝、之為貞也。(第二則)
|
之:君命
|
親沒之後,南游於楚。(第二則)
|
沒:去世
|
(12) 試根據兩則古文的內容,把下列文字語譯為白話文。(6分)【解釋】
「小人哉!賜不識也!」(第一則)
小人之見啊!賜,你不懂。
「積粟萬鍾,累茵而坐。」(第一則)
積蓄的糧食萬擔,坐墊有好幾層。
「枯魚銜索,幾何不蠹?」(第二則)
乾魚串在繩索上,還有多少時間不被蟲蛀呢?雙親的壽命,快得像駿馬穿過縫隙一樣。
(13) 根據第一則內容判斷下列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4分)【整合】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子貢明白孔子不回答魯哀公問題的原因。
(陳述錯誤。子貢的解說被孔子說為小人之見,可見子貢是不明白孔子不回答魯哀公的問題的原因。)
|
¡
|
V
|
¡
|
根據孔子的說法,當大臣的應該反對君主的命令。
(陳述無從判斷,孔子有指大臣應該敢於向君主提意見,但卻沒有說大臣須逢君必反。)
|
¡
|
¡
|
V
|
(14) 在第一則內容中,哪一句點名了全文的主旨?試摘錄整句原文作答。(2分)【複述】
審其所以從之之為孝、之謂貞也。
(15) 根據第二則內容判斷下列陳述,選出正確答案;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2分)【整合】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子路認為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擇祿而仕。
陳述錯誤。子路只指出如家貧而家中有父母的,才不宜擇祿而仕。如父母不在人世,則可選擇遠離故鄉的地方出仕。
|
¡
|
V
|
¡
|
(16) 第二則古文中,有「草木欲長,霜露不使;賢者欲養,二親不待!」四句,試用七個字概括這四句所說明的道理。(3分)【整合】
(17) 第二篇兩則古文,分別用了甚麼說理手法?(2分)【整合】
A 第一則舉事例說理;第二則以類比和舉事例說理。(第一則以萬乘之國、千乘之國和百乘之家有爭臣的事例,說明子從父、臣從君並非孝和貞的道理。第二則段首以「負重道遠者」同「家貧親老者」進行類比,隨後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
B 第一則以類比和舉事例說理;第二則舉事例說理。
C 第一則以正反立論說理;第二則以類比和舉事例說理。
D 第一則以類比和舉事例說理;第二則以正反立論說理。
|
A
lV
|
B
¡
|
C
¡
|
D
¡
|
(18) 在第一篇文章中,胡文炳在《二百卌孝圖》的序文中說「然其中郭巨埋兒一事,揆之天理人情,殊不可以訓」,並在書中刪去這個故事。如以胡文炳的意見來審視第二篇第二則中,子路「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仕」的話,你認為合適嗎?試詳加說明。(6分)【評價】
我同意胡文炳的意見,子路的話是不合天理人情的。父母都希望子女事業有成,如因為要照顧父母而影響工作的選擇,以致影響了子女的前途,相信這絕不是父母所願見到的。(3分)讓父母擔心子女的事業或工作不開心,這也不是孝的表現呢!(3分)
其他答案建議
我不同意胡文炳的意見,子路的話是合乎天理人情的。古時交通不便,如子女要到遠方工作,實不便經常回家。如家中境況不甚好,無力僱人照顧父母,在外工作的兒女終日擔心在家的父母,工作又怎會專心,事業又怎會有成。(3分)如不幸父母因疏於照顧而發生甚麼意外,恐怕子女會抱憾終身。(3分)
作答原則:
(1) 指出是否同意胡文炳的說法。
(2) 必須用闡述自己的觀點。
(3) 如只說明自己觀點,未能加以說明,不應高於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