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題a欠論證基礎
21:題a論證不清
12:題b 誤解了作者對享受的理解
1:題a 並未對作者的論證過程進行評論
消費=享受 批判題
a.根據文中第三段的內容,有論者認為作者所舉的兩個例子未能充分論證其觀點: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靈參與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謂「靈魂的偷悅和昇華」的因素。
你同意以上說法嗎?(80-100字)
b.承上題,根據題目中引述作者對享受的理解,你認為使用智能電話對作者而言是一種享受嗎?(80-100字)
發言形式:
1.5A 學號 綽號
2.我的回應:
題a:
題b:
---------
佳作:
1.5A 28soyan
2.我的回應:
題a:我不同意論者的說法。作者所提出的兩個例子均建基於消費之上,但其中的相異之處在於有否心靈參與,可以充分論證其觀點。
不
論是走馬看花式的遊覽或是陶然於山水之間的遊覽,背後都是需要消費的;而以電視、報刊、書籍解悶及進行啟迪心智的讀書與藝術欣賞也是需要消費,這兩個例子
的相同之處就是沒有投入靈魂便不能在消費中獲得真正的享受,而其論述也帶出了有心靈參與及沒有心靈參與在進行消費時的分別,以第二個例子以例,作者提出以
電視、報刊、書籍解悶只是文化消費,而進行啟迪心智的讀書與藝術欣賞才是真正的享受,帶出了不同的動機作出消費會有不同的得著,而想獲得真正的享受,其中
必定包含了所謂「靈魂的偷悅和昇華」的因素。。
題b:我認為智能電話對作者而言是否一種享受需視乎使用者的動機。若果使用者使用智能電話
只是為了玩遊戲、吸取沒有營養的資訊以消磨時間,那麼這便不是一種享受,但若果使用者是為了更容易在空閒時間來獲取一些有文化的資訊,增長知識,例如:瀏
覽網上的文學作品,那麼使用智能電話便是一種享受,因為後者有心靈的投入。這與作者指出以電視、報刊、書籍解悶只是文化消費,而進行啟迪心智的讀書與藝術
欣賞才是真正的享受是同樣的原理。
2012年5月22日星期二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消費=享受? 改正名單
學號:1,15,42,5,21,25,31,12,9,10(未論及兩種說法)
已完成:1,42,25,31 ,9,40,21,12,10
再改名單:1--為何消費會使人感到空虛?論證為完。
消費=享受? 口語操練
操練目標:處理口語溝通的延伸觀點及培養深層思考的能力
---------------
示例1:
口語溝通題目:有人認為現代機械文明令人際關係漸趨疏離。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立場:我同意 現代機械文明令人際關係漸趨疏離
事例:
從略,詳見課文
延伸觀點(圍繞題目的論述焦點,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觀點,展現深層思考):
我們無可避免地處身於機械文明的時代,必須保持清醒,不要被機械文明支配。
示例2 (鳴謝:6B滔滔)
口語溝通題目:有人認為香港是一個重視外表的社會,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立場:我同意,香港是一個重視外表的社會。
事例:
人方面:
1.減肥風氣盛行,研究顯示有80%受訪女士合符體重標準,但有超過90%人認為需減肥,改變體型=注重外表
2.求職時,在同等條件下,有較好外表的人一定比有一般外表的人有更多優勢。
3.整容風氣開始漫延,不論男女,什至不少曾整容的名人也極受港人歡迎,雖然整容情況在香港不算多,但可以肯定港人已逐漸接受以整容令外表更吸引的方式,比起過往對整容的厭惡完全不同,更會作親身嘗試,可見社會愈多愈重視外表,為了令外表更好,整容的方式也接受。
社會:
1.連鎖時裝店極多,每個商場必定有,基於有需求才有供應的道理,可以肯定很多人都十分注重外表及衣著,令連鎖時裝店有很多機會擴張,即社會十分重視外表。
2.發展商多用昂貴材料把商場、私人樓打造成極高貴的樣子,如極大落地玻璃、高級雲石、超反光地板,才受人歡迎,即使實用面積低、地理位置差,只要有堂皇外表就不乏問津、什至極受歡迎,顯示香港社會極重視外表。
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雖然吸引的外表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幫助,但必須有內涵才會事半功倍。
先以金融業作例,從業員都穿鋌直西裝,人人如是,當然可給信心、專業感覺;但是,只有學識豐富、了解金融資訊,還熟知世界大事,有豐富經驗的人才會令人百份百放心,放心讓其投資,顯示單靠外表並不一定能有助事業,只有外表與內涵並重才會更成功。
再以藝人羽翹作例,她原本只在網上自彈自唱,因眉清目秀很快便被人注意,之後成為歌手,不過出道後並不當紅,事業並非十分順利。後來她藉著自身清秀面孔,再發展其興趣-化妝,在網上分享化妝經驗、教人化妝,在網上有很多人氣,令她再次被賞識,不但增加曝光機會、什至在電視節目作主持,教人化妝,現時更有機會開創自家品牌。從她的經歷可見,雖然外表是有助她出道,但並沒有令她十分成功,星途暗淡;她對化妝的認識令她再次彈起,所以只有外表是不足夠的,必須配有內涵才會成功。
-----------
----------
發言形式:
1.5A 學號 綽號
2. 立場:
3.事例:
4.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100字起):
-------------
已完成:1,42,25,31 ,9,40,21,12,10
再改名單:1--為何消費會使人感到空虛?論證為完。
消費=享受? 口語操練
操練目標:處理口語溝通的延伸觀點及培養深層思考的能力
---------------
示例1:
口語溝通題目:有人認為現代機械文明令人際關係漸趨疏離。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立場:我同意 現代機械文明令人際關係漸趨疏離
事例:
從略,詳見課文
延伸觀點(圍繞題目的論述焦點,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觀點,展現深層思考):
我們無可避免地處身於機械文明的時代,必須保持清醒,不要被機械文明支配。
示例2 (鳴謝:6B滔滔)
口語溝通題目:有人認為香港是一個重視外表的社會,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立場:我同意,香港是一個重視外表的社會。
事例:
人方面:
1.減肥風氣盛行,研究顯示有80%受訪女士合符體重標準,但有超過90%人認為需減肥,改變體型=注重外表
2.求職時,在同等條件下,有較好外表的人一定比有一般外表的人有更多優勢。
3.整容風氣開始漫延,不論男女,什至不少曾整容的名人也極受港人歡迎,雖然整容情況在香港不算多,但可以肯定港人已逐漸接受以整容令外表更吸引的方式,比起過往對整容的厭惡完全不同,更會作親身嘗試,可見社會愈多愈重視外表,為了令外表更好,整容的方式也接受。
社會:
1.連鎖時裝店極多,每個商場必定有,基於有需求才有供應的道理,可以肯定很多人都十分注重外表及衣著,令連鎖時裝店有很多機會擴張,即社會十分重視外表。
2.發展商多用昂貴材料把商場、私人樓打造成極高貴的樣子,如極大落地玻璃、高級雲石、超反光地板,才受人歡迎,即使實用面積低、地理位置差,只要有堂皇外表就不乏問津、什至極受歡迎,顯示香港社會極重視外表。
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雖然吸引的外表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幫助,但必須有內涵才會事半功倍。
先以金融業作例,從業員都穿鋌直西裝,人人如是,當然可給信心、專業感覺;但是,只有學識豐富、了解金融資訊,還熟知世界大事,有豐富經驗的人才會令人百份百放心,放心讓其投資,顯示單靠外表並不一定能有助事業,只有外表與內涵並重才會更成功。
再以藝人羽翹作例,她原本只在網上自彈自唱,因眉清目秀很快便被人注意,之後成為歌手,不過出道後並不當紅,事業並非十分順利。後來她藉著自身清秀面孔,再發展其興趣-化妝,在網上分享化妝經驗、教人化妝,在網上有很多人氣,令她再次被賞識,不但增加曝光機會、什至在電視節目作主持,教人化妝,現時更有機會開創自家品牌。從她的經歷可見,雖然外表是有助她出道,但並沒有令她十分成功,星途暗淡;她對化妝的認識令她再次彈起,所以只有外表是不足夠的,必須配有內涵才會成功。
-----------
是次功課題目:有人認為消費為人們帶來快樂,有人卻認為消費只會使人們越趨空虛。試談談你的看法。
----------
發言形式:
1.5A 學號 綽號
2. 立場:
3.事例:
4.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100字起):
-------------
及格要求:注意題目是雙項式,需就兩種說法進行論證,立場可以是以下三種擇其一:
1. 同意A,否定B
2. 同意B,否定A
3. A與B沒矛盾或抵觸,視乎提出的條件而定(必須提出條件)。
上品水平的要求:此題的焦點在於處理物質層與精神層,必須指出兩者與生活、甚至人生意義的關係,方為上品。若思考水平只停留於消費能滿足物慾,由此論證消費能使人快樂,則難以取得上等評級。
常犯毛病:
a. 沒對兩種說法分別進行論證
b. 論證不清楚
c. 事例與立場不符
改正名單(下引之英文字母乃常犯毛病):
1:a,b
15: b,c
42:a,只論及快樂一說.
5: a,只論及快樂一說.
21: 此題的焦點在於處理物質層與精神層,必須指出兩者與生活、甚至人生意義的關係,方為上品。若思考水平只停留於消費能滿足物慾,由此論證消費能使人快樂,則難以取得上等評級。
25: a
31:b,沒事例,論證未完.
12:c
9:a,事例內容不明
25: a
31:b,沒事例,論證未完.
12:c
9:a,事例內容不明
佳作:22,34,33,39
1.5A(34) 皇致鏗
2.立場:我認為消費不能為人們帶來快樂,只會使人們越趨。
3.事例:人們透過消費來獲得物品和服務,擁有更多更好的物品和服務能改善人們的生活,但物質愈多慾望愈大的人類特質卻令人們愈消費愈空虛。如多年來不同機構公怖的地區快樂指數,位於榜首的都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反而發達國家則不然。
4.延伸觀點及論證:
消費是指人們付出某些代價來換取物品或服務,是一種你情我願的交易行為。從理性的角度來看,你情我願的交易是在雙方都認為交易可為自己帶來更多好處或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時才會進行。所以,理論上來說,消費屬交易的一種,所以應該能為涉及交易的持份者都帶來了好處。而人們應該是會為得到好處以快樂。
但是從多年來不同機構所進行的快樂指數調查,得出來的結果卻不如上述邏輯所推測到的,結果竟然是一些消費力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位於榜首,而像香港、美國和很多歐洲國家等的發達國家的快樂指數竟然不及發展中國家。這調查結果推翻了消費為人們帶來快樂的這個說法,為何如這樣呢?因為理論上消費確實是能為人帶來得益,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人的慾望是無窮的。人們的慾望是蚊腫,你想為它止癢,但你會發現當你愈抓它則愈癢,那怕抓到皮破血流的時候也無濟於事。
把人們的慾望放主進考慮範圍中,就能解釋到為何一些消費行為較少的人反而較快樂了,因為當人為了滿足慾望而消費,部分慾望被滿足後,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新慾望,慾望就是如此沒完沒了的不斷化大。相反,欠缺消費力的人卻因為自己窮,所以對物質的期望和慾望本來就不大,欠缺某些物質也不會影響他們心情,正正是這種知足常樂的態度為他們帶來了真正的快樂。
2.立場:我認為消費不能為人們帶來快樂,只會使人們越趨。
3.事例:人們透過消費來獲得物品和服務,擁有更多更好的物品和服務能改善人們的生活,但物質愈多慾望愈大的人類特質卻令人們愈消費愈空虛。如多年來不同機構公怖的地區快樂指數,位於榜首的都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反而發達國家則不然。
4.延伸觀點及論證:
消費是指人們付出某些代價來換取物品或服務,是一種你情我願的交易行為。從理性的角度來看,你情我願的交易是在雙方都認為交易可為自己帶來更多好處或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時才會進行。所以,理論上來說,消費屬交易的一種,所以應該能為涉及交易的持份者都帶來了好處。而人們應該是會為得到好處以快樂。
但是從多年來不同機構所進行的快樂指數調查,得出來的結果卻不如上述邏輯所推測到的,結果竟然是一些消費力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位於榜首,而像香港、美國和很多歐洲國家等的發達國家的快樂指數竟然不及發展中國家。這調查結果推翻了消費為人們帶來快樂的這個說法,為何如這樣呢?因為理論上消費確實是能為人帶來得益,但我們卻不能忘記人的慾望是無窮的。人們的慾望是蚊腫,你想為它止癢,但你會發現當你愈抓它則愈癢,那怕抓到皮破血流的時候也無濟於事。
把人們的慾望放主進考慮範圍中,就能解釋到為何一些消費行為較少的人反而較快樂了,因為當人為了滿足慾望而消費,部分慾望被滿足後,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新慾望,慾望就是如此沒完沒了的不斷化大。相反,欠缺消費力的人卻因為自己窮,所以對物質的期望和慾望本來就不大,欠缺某些物質也不會影響他們心情,正正是這種知足常樂的態度為他們帶來了真正的快樂。
1.5A 33 謝謝
2.立場:消費只能滿足短暫的物慾,長遠亦不會帶來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我認為消費只會使人們越趨空虛。
3.事例: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在2008年至2009年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21萬美元,而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91萬美元。但在最快樂的國家調查中巴拿馬全球排名位於12名,相反香港則排名81位。
4. 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100字起):
例如以上資料所述,巴拿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香港低,說明該國的市民消費能力比香港低,但快樂指數卻比香港高,證明到快樂並不建築於消費之上,而是由不用消費得來的享受所建築的。
雖然消費是會讓人類滿足短暫的物慾,但長遠未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就如香港雖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消費能力也相當高,但為何香港人並不快樂?原因就在於, 消費並不會帶來長久的樂快,只會帶來短暫的快樂。雖然消費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在短暫的快樂過後只會剩下空虛,什麼也不留下。
2.立場:消費只能滿足短暫的物慾,長遠亦不會帶來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我認為消費只會使人們越趨空虛。
3.事例:巴拿馬位於中美洲,在2008年至2009年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21萬美元,而香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91萬美元。但在最快樂的國家調查中巴拿馬全球排名位於12名,相反香港則排名81位。
4. 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100字起):
例如以上資料所述,巴拿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香港低,說明該國的市民消費能力比香港低,但快樂指數卻比香港高,證明到快樂並不建築於消費之上,而是由不用消費得來的享受所建築的。
雖然消費是會讓人類滿足短暫的物慾,但長遠未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就如香港雖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消費能力也相當高,但為何香港人並不快樂?原因就在於, 消費並不會帶來長久的樂快,只會帶來短暫的快樂。雖然消費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在短暫的快樂過後只會剩下空虛,什麼也不留下。
1.5A(22) 狄
2.立場:我認為消費為人們帶來快樂
3.事例: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都要消費,倒不見得我們都變得空虛,但買到心頭好後感到快樂卻是常有;且看某店鋪減價時,一眾消費者「血戰」後滿足的神色,哪有一分的空虛失落?
4.延伸觀點及論證
消費的本質就是購買自己需要或想要的東西。得到所需的物品後,生活便更方便、更充實;得到所想的物品後,心中的渴望便得到滿足。例如一個需要衣服的人買到了一件衣服,既滿足了自己的實際需要,又能裝扮自己,兩全其美,當中又豈有令人空虛的因素?可見消費本應就是為人們帶來快樂。
而人們種種與消費有關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消費的錯,而是消費的人在推卸責任。以剛剛的買衣服為例,若某人買到了這件衣服後,又覺得這件衣服其實不適合自己,又因而獨自懊惱,只能怪他不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是消費的錯嗎?若他為了購買更多自己不需要的衣服而欠下債務,只能怪他理財不善,這是消費的錯嗎?若他買了許許多多的衣服後,覺得自己空有一身華麗衣裳而無人欣賞,覺得空虛,亦只能怪他只懂滿足物慾而不識滋潤心靈,這是消費的錯嗎?
懂得令自己快樂的人,自可透過消費令自己快樂;不懂箇中道理的人,亦並非因為消費而變得空虛。消費就像一把菜刀,本應用於煮食時令廚師更方便,但若你用刀不慎,錯傷自己,你應學習如何好好使用這把刀,而非抱怨這把刀割傷了自己。消費亦是如此。
2.立場:我認為消費為人們帶來快樂
3.事例: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都要消費,倒不見得我們都變得空虛,但買到心頭好後感到快樂卻是常有;且看某店鋪減價時,一眾消費者「血戰」後滿足的神色,哪有一分的空虛失落?
4.延伸觀點及論證
消費的本質就是購買自己需要或想要的東西。得到所需的物品後,生活便更方便、更充實;得到所想的物品後,心中的渴望便得到滿足。例如一個需要衣服的人買到了一件衣服,既滿足了自己的實際需要,又能裝扮自己,兩全其美,當中又豈有令人空虛的因素?可見消費本應就是為人們帶來快樂。
而人們種種與消費有關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消費的錯,而是消費的人在推卸責任。以剛剛的買衣服為例,若某人買到了這件衣服後,又覺得這件衣服其實不適合自己,又因而獨自懊惱,只能怪他不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是消費的錯嗎?若他為了購買更多自己不需要的衣服而欠下債務,只能怪他理財不善,這是消費的錯嗎?若他買了許許多多的衣服後,覺得自己空有一身華麗衣裳而無人欣賞,覺得空虛,亦只能怪他只懂滿足物慾而不識滋潤心靈,這是消費的錯嗎?
懂得令自己快樂的人,自可透過消費令自己快樂;不懂箇中道理的人,亦並非因為消費而變得空虛。消費就像一把菜刀,本應用於煮食時令廚師更方便,但若你用刀不慎,錯傷自己,你應學習如何好好使用這把刀,而非抱怨這把刀割傷了自己。消費亦是如此。
1.5A39 承
2.立場:我認為消費會使人們越趨空虛。
3.事例:根據劍橋大學的經濟學研究員Gareth Stedman Jones指出「當消費超出日常需要時,其目的就只是為了表現」的論述。在現今社會中,人們不能再從工作中獲得自我肯定和尊嚴,所以他們便以消費去表現自我,以達到上述目的。消費者可以藉著他們的消費主權去自由地選擇商品,為商品重新製造新的意義,重新界定商品的交換價值,為自己形造出不同的風格。
4,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100字起):
然而,人們在消費當中會帶來一些快樂,但那些快樂只是短暫維持的,並非長遠帶來快樂,而是帶來空虛。在現今社會中存有很多消費主義,是較著重物質亨受。而著重物質亨受的原因就是因上一代的人生活貧窮,在長大後希望給予兒女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於是向兒女提供物質的生活,這便造成了物質化的社會。無可否認,人們亨受每一次的消費過程,他們能夠透過消費來滿足當時的自己,增加成就感。可是,當購物過後,他們不會理解到自己為何會買那些商品,不知道那於購買的商品是否他們的必須,令他們逐漸步入了空虛寂寞。舉個例子來說,追星族為了追星會不斷購買有關該明星的產品,而快樂只會出現那一少段時間,當他們發現自己回到家中看到自己所購買的東西,可能會認為自己是沒有需要,而且感到後悔,不但流失了時間,更失去了金錢,最後因得物無所用而感到空虛。
2.立場:我認為消費會使人們越趨空虛。
3.事例:根據劍橋大學的經濟學研究員Gareth Stedman Jones指出「當消費超出日常需要時,其目的就只是為了表現」的論述。在現今社會中,人們不能再從工作中獲得自我肯定和尊嚴,所以他們便以消費去表現自我,以達到上述目的。消費者可以藉著他們的消費主權去自由地選擇商品,為商品重新製造新的意義,重新界定商品的交換價值,為自己形造出不同的風格。
4,延伸觀點及論證(包括舉例論證)(100字起):
然而,人們在消費當中會帶來一些快樂,但那些快樂只是短暫維持的,並非長遠帶來快樂,而是帶來空虛。在現今社會中存有很多消費主義,是較著重物質亨受。而著重物質亨受的原因就是因上一代的人生活貧窮,在長大後希望給予兒女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於是向兒女提供物質的生活,這便造成了物質化的社會。無可否認,人們亨受每一次的消費過程,他們能夠透過消費來滿足當時的自己,增加成就感。可是,當購物過後,他們不會理解到自己為何會買那些商品,不知道那於購買的商品是否他們的必須,令他們逐漸步入了空虛寂寞。舉個例子來說,追星族為了追星會不斷購買有關該明星的產品,而快樂只會出現那一少段時間,當他們發現自己回到家中看到自己所購買的東西,可能會認為自己是沒有需要,而且感到後悔,不但流失了時間,更失去了金錢,最後因得物無所用而感到空虛。
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
電視節目 改正名單
1中心句不當
2內容沒扣連中心句
36:2
37:中心句跟題目無關
26:2(需重改)
11:2
14:2
12:2
40 (需重改)
------
請以上完成改正者,在這篇BLOG留言以確認:
5A 學號 綽號 已完成電視節目改正
--------
重改:26,40
2內容沒扣連中心句
36:2
37:中心句跟題目無關
26:2(需重改)
11:2
14:2
12:2
40 (需重改)
------
請以上完成改正者,在這篇BLOG留言以確認:
5A 學號 綽號 已完成電視節目改正
--------
重改:26,40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