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遇見>>答案
以下藍字部分需抄寫在中文筆記中,改正需寫題號,不必抄題目。
<<生機>>P.1.30
3.本文在開首先寫去年除夕夜買水仙花,養了兩個多月至今天才開花(1分),然後記述水仙花在這兩個多月遭遇了三次災難(1分),可見本文運用的是倒敍(1分)記事手法,以水仙花(1分)為記敍的線索。(4分) (設題目標:複習倒敍手法和文章的記敍線索)
延伸閱讀《遇見》 練習(頁1.33─1.34)
|
1.
對於文題含義的推想,下列哪幾項最為合理?試在相應的方格內加ü。(2分) (設題目標︰推想文題含意)
c 作品內容:富有教育意義,屬於寓言故事。
c 作品內容:解釋「遇見」這個詞語的意思。
R 作品內容:記述篇章內人物所遇見的事情。
c 思想感情:慨歎世事變幻無常,人生如夢。
c 思想感情:宣揚世界和諧大同的崇高理想。
R 思想感情:因遇見某些事物而引發驚喜、讚歎之情。
2.
作者和女兒分別遇見甚麼事情?試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列表格。(6分) (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女兒
|
作者
|
|
時間
|
(1)五月的某個清晨(1分)
|
(2)某個夏天的下午(1分)
|
地點
|
(3)作者家裏(1分)
|
(4)印第安那州的一個湖邊(1分)
|
遇見的事情
|
(5)遇見一塵不染的藍天(1分)
|
(6)湖邊的幾棵樹正在傳播種子(1分)
|
3.
試根據作者女兒遇見的事,完成下列問題。(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1) 作者女兒遇見的藍天跟她原來所認識的「天」有甚麼不同?(2分)
答:她以往所認識的「天」是從生字本學到,只認識「天」的筆畫結構;(1分)遇見的藍天則一塵不染、寬闊、坦蕩和深邃,令人驚歎。(1分)
(2) 作者女兒遇見藍天後,有甚麼反應?跟平時的她有甚麼不同?(4分)
答:她很興奮,叫作者一起看。同時也被美麗的藍天震懾住,感到驚訝和喜悅。(2分) 她平常是一個聒噪的小女孩,那天卻變得沉默,態度虔誠。(2分)
(3) 作者在第1段提及女兒只有四歲,為甚麼在第12段竟說女兒「長大了」?(2分)
答:作者的女兒只有四歲,那天的經歷令女兒的行為有所改變,(1分)並加深了她對藍天的認識,(1分)故作者說只有四歲的女兒「長大了」。
4.
試根據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個湖邊遇見的事,完成下列問題。(7分) (設題目標︰正確理解作品內容)
(1) 作者把飄散的種子比喻作下列哪些事物?(可選多於一項)(2分)
R 棉花
c 雪花
R 雲朵
c 絨球
(2) 作者起初對種子飄散有甚麼認識?(1分)她的反應怎樣?(1分)
答:種子靠風力飄散是作者小學時學過的一種自然現象,是測驗時考核的內容。(1分)她沒有十分注意,只當作是偶然風起所帶來的現象。(1分)
(3) 甚麼是「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第16段) ?為甚麼作者深受感動?(2分)
答:樹木種子不斷飄散,但能夠生長成樹的卻不多,因此說樹木對生命作出「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1分)樹木的繁殖方式體現了生命的偉大和堅韌,作者目睹後不禁產生折服和敬畏之情。(1分)因此她覺得生命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內心深受感動。
5.
本文兩次的「遇見」有何共通之處,(1分)為甚麼作者把它們相提並論?(1分) (設題目標:理解篇章主旨)
答:兩次事件都是遇見大自然美好的情景,女兒遇見的是一塵不染、寬闊、坦蕩、深邃的藍天,作者遇見的是漫天漫地、不斷飄送的植物種子。(1分)作者把兩次「遇見」相提並論,突出大自然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令人對生命肅然起敬。(1分)
6.
本文運用記敍法來記述作者觀看樹木飄散種子的事。以下哪些句子沒有標示敍述事件的時間順序?(1分)(設題目標:複習順敍手法)
c 那是一個夏天的長得不能再長的下午,……(第13段)
c 整個下午,整個晚上,漫天漫地……(第14段)
c 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樣……(第14段)
R 其實,小學的時候就知道有一類種子是……(第15段)
c 那幾天真的看到了……(第15段)
R 也許在不分晝夜的飄散之餘……(第16段)
c 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際想起……(第17段)
7.
試根據《生機》和《遇見》的內容,判斷下列陳述,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ü。(1分) (設題目標︰培養比較閱讀能力,比較不同作品的內容)
正確
|
錯誤
|
部分正確
|
無從判斷
|
|
在《生機》和《遇見》兩篇文章裏:
水仙花和湖畔樹木的種子都曾克服災禍;
兩位作家均曾分別目睹文中所描述的植物的生長。
|
□
|
□
|
R
|
□
|
答案分析
7. 第一項陳述錯誤。水仙花經歷了旱災、水災和凍災;但湖畔的樹木沒有經歷災禍。
第二項陳述正確。豐子愷目睹水仙花由生機被抑至開花的經過;張曉風目睹樹木繁殖的情景。 |
8.
試比較《生機》和《遇見》的內容,然後回答下列問題。(設題目標:比較篇章主題)
(1) 為甚麼說兩文均通過敘事以抒情?(1分)
答:《生機》敘述水仙花的栽種和遇到的災難;《遇見》敘述見到晴空和種子傳播的情況。(1分)
(2) 兩文所抒發的感情有哪些異同?(3分)
答:相同之處:兩位作家均驚訝於植物堅韌不滅的生命力。(1分)
不同之處:豐子愷以水仙花的堅韌生命力,寄託到國家、民族的事情上,期望國家、民族生機不絕,克服障礙,富有民族意識。(1分)張曉風則從藍天和樹木飄送種子的現象,領悟出萬物的創造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從而驚歎於造物主的神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1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