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中五 見解論證 fb現象

試根據以下數據(不必引用全部),指出你認為最值得關注的青少年使用fb的現象(指出一種),並評論這種現象。

留言形式:
1 5A 姓名 學號
2 根據數據(必須引述),指出一種最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用詞必須明確)
b 論證觀點(論證必須有深度)
-----

2-12-2013 明報

【明報專訊】facebook廣受青少年歡迎,但有調查指出,中學生一般缺乏私隱風險意識,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資深社工建議,家長應讓子女明白用fb背後的風險,及早與他們約法三章,包括不能與陌生人交朋友及約會。

青年協會社工文習武表示,曾有青少年應「朋友的朋友」邀約出席活動,豈料到場後發現他們行為異常,更被迫嘗試吸煙及喝酒。文習武擔心,有人會在這類聚會中心懷不軌,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別人吸毒,提醒青少年必須提高危機意識。

15%私隱設定為公開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今年4至6月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發現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另有16%中學生表示不清楚其私隱設定,顯示中學生對使用社交網站的私隱危機意識不足。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另外,更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逾六成稱fb助了解時事

近年,年輕人在社會行動上漸趨活躍,有指不同組織常於社交媒體傳播時事資訊是一大主因。調查顯示,超過六成中學生認為facebook能夠令他們更了解及關注社會時事,但只有四成中學生有向關注社會、時事或政治的專頁讚好,曾經參與透過facebook發起社會行動的中學生,更不足一成。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服務發展主任鄭子華表示,青少年接收的社會資料多從轉載所得,未必能清楚表達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青少年應多批判思考。



佳作

13、24、15、23、3、28、11、19、4

38 則留言:

  1. 1 5A 何詩雅 12
    2 15%私隱設定為公開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今年4至6月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發現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另有16%中學生表示不清楚其私隱設定,顯示中學生對使用社交網站的私隱危機意識不足。現時最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是全球化。
    3 評論現象
    a 臉書的全球化
    b 全球化的定義是全球認用的事物,例如:麥當勞、星巴克等等。當然臉書也成為全球化的一部分,不過,它不是商品化的東西。它是一種網絡平台,加上,它是免費的,所以年青人才會迷戀上臉書。雖然是這樣,但是網路都有危險,因為私隱會好容易暴路。

    回覆刪除
    回覆
    1. 1 5A 何詩雅 12
      2 15%私隱設定為公開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今年4至6月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發現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另有16%中學生表示不清楚其私隱設定,顯示中學生對使用社交網站的私隱危機意識不足。部分中學生對於私隱是毫無危機意識最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3 評論現象
      a 現時中學生對網絡危機意識並不足。
      b 有不少的中學生在使用facebook的時候都會把個人的私隱公開讓別人觀看,而且,他們的個人資料會讓別人利用,但他們卻不會把私隱轉為只有自己看。加上,他們的危機意識薄弱,容易讓陌生人獲取他們的個人資料,用作於不法的行為。

      刪除
  2. 1 5A 何詠琪 13
    2 根據調查有 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可見青少年在facebook亂結識陌生人的現象最值得關注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
    青少年亂接受陌生人邀請為友,容易洩露個人資料被人利用
    b 論證觀點:
    青少年雖然會把資料設為朋友才可觀看但只是虛有其表。由於他們往往缺乏私穩風險的意識,容易接受陌生人的朋友邀請,令陌生人輕易得到青少年的資料,危險意識較低。雖然部份青少年在接受邀請前會了解對方背景,但Facebook中的個人背景資料(例如:姓名,年齡,性別)都有機會是虛構申請的,沒有百分百的準確性,受邀時有被人利用的風險(例如:偷取青少年個人資料和相片來用作廣告單張宣傳等不法行為),更何況部份青少年甚至沒有了解對方便直接接受邀請。反之亦然,青少年確實對方是認識的人便可減低被利用的機會

    回覆刪除
  3. 1 5A 霍麟全 9
    2 根據數據(必須引述),指出一種最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現時青少年對於互聯網社交網站交友的態度過份開放,有調查指出,中學生一般缺乏私隱風險意識,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面書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面書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用詞必須明確)
    青少年網上交友不謹慎,私隱風險意識低,造成社會治安問題。
    b 論證觀點(論證必須有深度)
    由上述現象可見,青少年對網上交友這行為並不謹慎,這會導致社會治安問題出現。青少年不重視個人私隱,以致社會上會因此引出不少不法之徒藉此犯罪,盜用他人資料進行未經許可之商業活動,有妨社會秩序,例如現時有不少青少年均有上載個人的電話號碼在面書,當不法之徒看到,可能會大量收集這些電話號碼,之後再轉售給打推銷電話的公司等,這都是刑事罪行,由此可見青少年私隱風險意識低,很可能會帶來利益受損。

    回覆刪除
  4. 1.5A 吳雪瑜 24
    2.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青少年對保障個人私隱危機意識不足,不了解資料外洩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b 論證觀點
    有些青少年即使知道如何使用閱覽權限設定,以保障個人資料的私隱,但他們根本不會付諸行動。而15至20歲的青年人對社交網上外洩私隱的危機意識最低。結果反映青少年對社交網上的私隱保障知而不行,輕視了資料外洩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青少年知道有可以選定分享給哪些朋友的功能,但都只是知而不行。採取其他保護私隱措施,例如自律地在Facebook輸入有限的個人資料;經常更改密碼和分享不同資料時採用不同的私隱設定等做法,更是絕無僅有,政府有必要加強相應的宣傳教育,特別是針對青少年這群組,提高他們對個人私隱的危機意識。

    回覆刪除
    回覆
    1. b 論證觀點
      有些青少年即使知道如何使用閱覽權限設定,以保障個人資料的私隱,但他們根本不會付諸行動。而15至20歲的青年人對社交網上外洩私隱的危機意識最低。結果反映青少年對社交網上的私隱保障知而不行,輕視了資料外洩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會採取其他保護私隱措施,如自律地在Facebook輸入有限的個人資料;經常更改密碼和分享不同資料時採用不同的私隱設定等做法,更是絕無僅有。為了防止社會治安出現問題,政府有必要加強相應的宣傳教育,特別是針對青少年這群組,提高他們對個人私隱的危機意識。

      刪除
  5. 1 5A 梁子賢 20
    2 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說明中學生對於自我保護意識不足。
    3 評論現象
    a 由於中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容易引致很多悲劇發生。
    b 論證觀點
    有一成的學生會接受網上的一些陌生人單獨外出,這樣的事情是十分危險的。首先,青少年的性格大多都是衝動,經常性沒有思考後果及了解陌生人要求見面的目的,單獨外出,很容易會有一些意外因而發生。其次,現今青少年大多都是受到家人悉心的照顧,都是在溫室中成長,因此不懂得照顧自己,當他們單獨外出時,應邀出席的青少年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就發生悲劇。家長有必要減少對他們的照料,給予青少年成長的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1 5A 梁子賢 20
      2 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說明中學生對於自我保護意識不足。
      3 評論現象
      a 由於中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容易引致很多悲劇發生。
      b 論證觀點
      有一成的學生會接受網上的一些陌生人單獨外出,這樣的事情是十分危險的。首先,青少年的性格大多都是衝動,經常性沒有思考後果及了解陌生人要求見面的目的,單獨外出,很容易會有一些意外因而發生。其次,現今青少年大多都是受到家人悉心的照顧,都是在溫室中成長,因此不懂得照顧自己,當他們單獨外出時,應邀出席的青少年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就發生悲劇。家長應讓青少年多看有關於青少年單獨外出應邀後造成悲劇的新聞,使青少年有一種危機意識,自然會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

      刪除
  6. 1 5A 盧曉彤 23
    2 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由此可見青少年對於審慎交友的意識薄弱。
    3 a 觀點的中心句:審慎交友意識薄弱,容易成為騙徒下手的對象。
    b 論證觀點:很多青少年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可能是因為青少年認為認識多一個新朋友沒有關係或是加了多些朋友在fb,令自己的人氣急升等等。但從來沒想到如果沒意中加了一個騙徒,他用跟你慢慢談天來從中得知自己的電話號碼,個人資料和信用卡號碼等等來製作一些假信用卡等犯法行為,甚至邀約單獨外出來作出非禮的事等等,可想而知是多麼危險。所以青少年應有審慎交友的態度,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交友邀請甚至單獨外出。

    回覆刪除
  7. 1.5A 林津 15
    2.近800名受訪學生之中,有六成在facebook結識朋友前會間中甚至不過查閱對方來歷,約11%曾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評論現象
    a.這反映青少年對網上交友態度輕率,容易誤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b.論證觀點
    現今青少年經常在網上交友,甚至會與陌生人交往。起初他們可能會對陌生人有少許防範,但他們查閱陌生人的來歷後,便會對他們的資料信以為真,對他們的戒心大大減低。不過,他們卻沒有想到陌生人的資料可能是虛假的,而這正是墮入了不法分子的陷阱。這些不法分子會邀約他們單獨外出,而他們沒有考慮就接受,他們就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一些悲劇發生。而青少年受挫折的能力低,容易自暴自棄甚至輕生。所以,政府必須加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宣傳,例如青少年在網上不應隨便結識陌生人,而且不能輕易接受與陌生人單獨外出,防止悲劇再發生。

    回覆刪除
  8. 1 5A 陳家標 3
    2.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今年4至6月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發現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另有16%中學生表示不清楚其私隱設定,顯示中學生對使用社交網站的私隱危機意識不足。
    3.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青少年不懂得保護自己的私隱及個人資料,容易被別人隨意瀏覽甚至被利用。

    b.論證觀點:不少青少年把個人資料上傳至facebook,然而部份人不懂隱藏自己的私隱資料,以致所有人也能存取到他們的個人資料。個人資料被其他人自由觀看代表沒有私隱可言,只要別人希望便能隨意查找到你的一切,而且,因為個人資料向所有人公開,很可能被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導致金錢損失等後果。對此,政府應多加宣傳,讓青少年明白到保障私隱的重要性;同時,青少年自己也應該提高戒心,學會保障自己的私隠及個人資料,確保自己的安全。

    回覆刪除
  9. 1.5a 譚凱鋒 28
    2. 有調查指出,中學生一般缺乏私隱風險意識,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評論現象 :
    a. 反映出現今青少年在互聯網和對陌生人的危機意識不足,態度隨便,容易被人有機可乘。
    b.論證觀點
    科技日益進步,青少年可以利用網上平台,例如面書等等交友,但是青少年的危機意識很低,很容易就被陌生人所利用,青少年缺乏安全意識,對私隱風險意識很低.不懂加強私隱強度,即使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發出交友邀請都胡亂答應。此外,由於青少年沒有安全意識,往往會被陌生人所誘惑而外出見面,最後造成悲劇。我認為家長可以多加提醒子女注意安全,並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而政府就可以在教育上教導青少年對私隱的關注,以減少意外發生。

    回覆刪除
  10. 1 5A 陳趣珊 01
    2 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另外,更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 評論現象
    a 青少年的意識危機低
    b就以上的現象所知,中學生的意識危機低,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首先現時網上的資訊,不是百分百事實,所以中學生應在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前,應明確了解對方是什麼人才接受邀請和或許拒絕邀請,因為陌生人可能會導用假的資料,來得到你的個人資料和把中學生的個人資料洩露。並且中學生不應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首先,你不知道對方約你的真正理由是什麼。其次,萬一對方如先有不懷好意,結果只會令中學生有損失。

    回覆刪除
  11. 1. 5a 吳詠琳 11
    2.根據數據:調查指出,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曾有青少年應「朋友的朋友」邀約出席活動,豈料到場後發現他們行為異常,更被迫嘗試吸煙及喝酒。有人會在這類聚會中心懷不軌,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別人吸毒,提醒青少年必須提高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用詞必須明確) 中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足,網上交友不謹容易引致很多悲劇發生。
    b 論證觀點:根據資料,有一成的學生會接受網上的一些陌生人單獨外出,危機意識低。很多时青少年心智未成熟极家人過度保護,令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低,很可能为結識朋友或一时好奇經常性沒有思考後果及了解陌生人要求見面的目的便單獨外出见面,这样很容易會令悲劇和意外发生。就例如在见面时有些人可能会心怀不軌,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別人吸毒,更可能会被迫嘗試吸煙及喝酒,所以青少年必須提高危機意識,防止悲劇发生。

    回覆刪除
  12. 1 5A 周淑琳 06
    2 根據數據(必須引述):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另外,更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青少年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胡亂地接受陌生人邀請成為朋友,容易令歹徒有機可乘。
    b 論證觀點: 中學生結識陌生朋友態度開放,認為在FACEBOOK越多朋友數量就越有人氣,因而令他們胡亂地接受陌生人邀請成為朋友。由於青少年希望受到朋輩認同和輕視接受陌生人邀請成為朋友可能造成的嚴重性而胡亂地接受陌生人邀請成為朋友,而且他們希望藉著網上交友提升自己的人氣,可是FACEBOOK交友充滿不同的陷阱,例如遭騙財物,甚至遭性侵犯和性命不保,因此青少年應該審慎交友,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保護自己。

    回覆刪除
  13. 1.5A 19 李梓熹
    2 根據數據(必須引述),指出一種最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根據數據,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更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今青少年對網上交友的態度過於開放.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用詞必須明確)因為網上交友的開放和網上交友更為流行,會令網上引申出的罪行日益嚴重.
    b 論證觀點(論證必須有深度)雖然網上交友也有不同的好處,可是在網上之中有太多害群之馬.不少的新聞報導提到網友見面後被人勒索或被人強暴,便可見一班.當青少年隨便接受陌生人的交友邀請時,騙徒可說是正中下懷,而青少年願意接受社交網站結識的人邀約更是容易跌落他們的陷阱.因此,青少年有必要改變自己平日使用社交網站的習慣,加強自己對陌生人的戒備,例如先查閱對方的來歷,對方要求外出先細心考慮是否應約.以免讓騙徒有機可乘.

    回覆刪除
  14. 5A 林芷蕎 16
    2.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評論現象
    a. 反映中學生對自我保護意識弱,導致太輕易相信陌生人
    b.論證觀點
    现今的中學生容易透過不同的方法便可以接觸到很多社交網站,例如面書等,現今的中學生經常在網上交友,更會與陌生人邀約單獨外出,但他們根本不認識對方,也不清楚對方的背景。對方在網上的資料,他們就信以為真,從而放下了所有的防避。往往被陌生人所誘惑而外出見面或相信,他們從而放下了戒心。我認為现今的中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弱,又太輕易相信陌生人了。

    回覆刪除
  15. 1,5A 袁汝申 34
    2,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
    3,評論現象
    a 觀點中心句
    中學生對使用社交網站的私隱危機意識不足
    b 論證觀點
    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即使知道會涉漏資料,但仍然不會理會。青少年不懂保障個人資料,他們認為接受好友邀請可認識多一個朋友,不息公開資料讓陌生人隨意搜尋到自己,令自己可受到更多人的注意。但背後帶來的後果是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利用其他人的個人資料扮作自己,做一些不法的事件,例如:做假護照,身份證等,賣給偷渡人士或逾期居留人士。在此,學校與政府應加強宣傳,令青少年提高個人私隱的危機意識,令不法之徒減少有機可乘的機會。最後,亦可令青少年懂得自我保護私隱意識,能學會保護個人資料。

    回覆刪除
  16. 1.5A 李小冰
    2.根據調查指出中學生一般缺乏私隱風險意識,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青少年使用互聯缺乏 自我保護意識 ,胡亂交友而滋生危機。
    b.現今科技發達,青少年能透過各個平台結交朋友以拓展人際關係。 手機及互聯網可謂已成現今青少年的主要溝通工具。 青少年經常在網上交友,又在網誌及討論區等公開私隱,毫無危機意識便輕率在網絡公開個人資料,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加上青少年安全意識低,輕易相信陌生人與其外出見面,因而造成傷害。「互聯網是無邊無際的空間,毫無私隱可言,青少年一定要提高警覺」。所以青少年應加強其判斷力,以便更能善用社交網站。而且切勿輕易把私隱暴露於人前,以避免釀成悲劇。

    回覆刪除
  17. 1 5A 27 蕭彤
    2 根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時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在facebook結識的人可能會心懷不軌,青少年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被人傷害。
    b 論證觀點
    由於facebook是一個虛擬網絡平台,平台中所有使用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都是未必正確的。另外,我們亦不能知道從網絡中結識的人的心態,例如對方抱住心懷不軌的心態或是有目的的結識你。但是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若是接受未曾深入認識的人邀請單獨外出,可能會受到傷害和強迫作出一些行為,例如: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吸毒或強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因此現時青少年需要加強危機意識,認清胡亂結識陌生人的風險,並學懂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回覆刪除
  18. 1 5A 27 蕭彤
    2 根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時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在facebook結識的人可能會心懷不軌,青少年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被人傷害。
    b 論證觀點
    由於facebook是一個虛擬網絡平台,平台中所有使用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都是未必正確的。另外,我們亦不能知道從網絡中結識的人的心態,例如對方抱住心懷不軌的心態或是有目的的結識你。但是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若是接受未曾深入認識的人邀請單獨外出,可能會受到傷害和強迫作出一些行為,例如: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吸毒或強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因此現時青少年需要加強危機意識,認清胡亂結識陌生人的風險,並學懂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回覆刪除
  19. 1 5A 27 蕭彤
    2 根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時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在facebook結識的人可能會心懷不軌,青少年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被人傷害。
    b 論證觀點
    由於facebook是一個虛擬網絡平台,平台中所有使用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都是未必正確的。另外,我們亦不能知道從網絡中結識的人的心態,例如對方抱住心懷不軌的心態或是有目的的結識你。但是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若是接受未曾深入認識的人邀請單獨外出,可能會受到傷害和強迫作出一些行為,例如: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吸毒或強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因此現時青少年需要加強危機意識,認清胡亂結識陌生人的風險,並學懂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回覆刪除
  20. 1 5A 27 蕭彤
    2 根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時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在facebook結識的人可能會心懷不軌,青少年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被人傷害。
    b 論證觀點
    由於facebook是一個虛擬網絡平台,平台中所有使用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都是未必正確的。另外,我們亦不能知道從網絡中結識的人的心態,例如對方抱住心懷不軌的心態或是有目的的結識你。但是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若是接受未曾深入認識的人邀請單獨外出,可能會受到傷害和強迫作出一些行為,例如: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吸毒或強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因此現時青少年需要加強危機意識,認清胡亂結識陌生人的風險,並學懂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回覆刪除
  21. 1 5A 27 蕭彤
    2 根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時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在facebook結識的人可能會心懷不軌,青少年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被人傷害。
    b 論證觀點
    由於facebook是一個虛擬網絡平台,平台中所有使用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都是未必正確的。另外,我們亦不能知道從網絡中結識的人的心態,例如對方抱住心懷不軌的心態或是有目的的結識你。但是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若是接受未曾深入認識的人邀請單獨外出,可能會受到傷害和強迫作出一些行為,例如: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吸毒或強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因此現時青少年需要加強危機意識,認清胡亂結識陌生人的風險,並學懂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回覆刪除
  22. 1 5A 袁雪玲 33
    2 根據數據(必須引述),指出一種最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根據調查,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顯示出中學生缺乏保護自己私隱的能力,令到自己的私隱曝光,有被盜用的情況。
    3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由於中學生缺乏保護自己私隱的能力,容易被人盜用私隱資料。
    b 論證觀點
    現今青少年多用社交網站來結識朋友或分享近況等,無形之間建立了一個公開自己私隱的「小天地」,把自己的私隱設定公開,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資料,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如被他們操控作非法行為、被他們冒充身份,都會有可能令到他們人財、名譽等損失,所以在教育方面應多下苦功,教導他們私隱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的保護私隱意識。

    回覆刪除
  23. 1 5A 27 蕭彤
    2 根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現時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在facebook結識的人可能會心懷不軌,青少年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被人傷害。
    b 論證觀點
    由於facebook是一個虛擬網絡平台,平台中所有使用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都是未必正確的。另外,我們亦不能知道從網絡中結識的人的心態,例如對方抱住心懷不軌的心態或是有目的的結識你。但是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若是接受未曾深入認識的人邀請單獨外出,可能會受到傷害和強迫作出一些行為,例如:在飲料中落藥及引誘吸毒或強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因此現時青少年需要加強危機意識,認清胡亂結識陌生人的風險,並學懂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回覆刪除
  24. 1 5A 陳宇航 05
    2.曾有青少年應「朋友的朋友」邀約出席活動,豈料到場後發現他們行為異常,更被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反映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亟待解決
    3 評論現象:反映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亟待解決
    a 觀點的中心句: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容易被他人利用或傷害,
    b 論證觀點:資料反映在青春期,不少青少年心智未成熟,往往會輕信他人,尤其是會過份信賴朋友,自我保護意識不足,往往容易陷於危機而不自知,現今資訊科技發達,社交網絡普遍,不少青少年連陌生人也加為好友,更容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不軌之徒容易借此利用青少年,如販毒,更可能如資料所述被迫嘗試吸煙及喝酒,受到傷害,女孩子更可能被侵犯,面對種種風險,不少青少年卻也視而不見,可反映不少青少年缺乏危機意識,只抱「朋友大過天」的心態,不會保護自己,容易被傷害,有見及此,政府該多投放資源教育缺乏社會經驗的青少年保護自己,警方便該加派人手巡查娛樂場所,以改善問題。

    回覆刪除
  25. 1 5A 鄧雪螢 29
    2 根據調查,在787名的受訪學生中,發現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另有16%中學生表示不清楚其私隱設定。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因此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青少年使用fb的現象是青少年對使用社交網站的私隱危機意識不足。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青少年輕信網路的安全性,對網路的安全保護功能抱太大信心。
    b 論證觀點:
    表面上,青少年不把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好像是對自身的私隱已經作出了足夠的保護。但其實只要網路黑客使用一些網路軟件,就可以破解些屏障,從而閱覽所有他人的個人資訊。青少年根本不應把自己的個人資訊,如電話、地址、姓名等公佈於網路上,才可以完全防止自己的私隱被陌生人知道,甚至作不法用途。我認為政府及學校應多加宣傳及教育,加強青少年對保護網路私隱的意識,以確保自身安全。

    回覆刪除
  26. 1.5A 馮婷婷 10
    2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用詞必須明確):
    青少年在交友時欠缺危機意識,容易墮入不法之徒的圈套,被人欺騙。
    b 論證觀點(論證必須有深度):
    現今的青少年都喜歡在網上交友,但他們的危機意識卻十分薄弱。由他們按下陌生人的交友確認開始,其實危機已經四伏。這些人會利用部分青少年的無知去欺騙他們,例如在青少年確認他們的交友邀請後,這些不法之徒會首先從社交網站了解其私隱,然後開始與這些青少年聊天,以博取信任,再邀約其單獨外出。這些青少年小至被人騙財,大至被人騙色,後果嚴重。青少年必須小心提防在網上結交的朋友,如非必要不要單獨外出,若真的要與陌生人約會,就要與熟悉的朋友保持聯絡或朋友同行,不要單獨約會。

    回覆刪除
  27. 1.5a 潘殷莉 26
    2. 根據數據: 根據調查,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另外,更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可見青少年不懂得保護好自己。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用詞必須明確):
    青少年危機意識低,不懂保護好自己。
    b. 論證觀點: 就以上資料可見,青少年對於網上交友所帶來的危險並不了解,他們在加陌生人為朋友時,並不會先觀看對方的背景和資料,當然他們的資料不是百分百真實,因此不能完全相信。另外,他們確認朋友後,青少年會完全沒有保護意識地與對方談話,把一切的私穩也告訴別人,更會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見面,這樣會容易造成意外和令對方有機可乘,發生悲劇,因此青少年應小心交友,不要隨便在網上交友 ,並提高危機意識,防止有任何意外的發生。

    回覆刪除
  28. 1 5A 鄭柏軒
    2 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
    與陌生人單獨約會.容易發生意外
    b 論證觀點:
    由於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個人資料可隨意使用,使到網絡上的資訊并不可靠.若果單獨與在網上認識的陌生人外出,你并不知道對方是否與網絡上的相符.可能有機會會是一些不法之徒,騙取青年人的金錢或使到青年受到傷害.例如:時常發生的手法是約青年出來後,借取金錢,下次還款.但可惜,受害人并不知道已經受害.然而不法之徒就當然是沒有還款這一回事.所以與陌生人單獨約會.容易發生意外

    回覆刪除
  29. 1 5A 關浩聰
    2.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今年4至6月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發現15%中學生的facebook私隱設定為公開,另有16%中學生表示不清楚其私隱設定,
    3.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青少年私隱危機意識不足,個人資料隨時流入不法之徒手中被人利用,導致青少年造成損失

    b.論證觀點:不少青少年把個人資料上傳至面書,不少青少年私隱危機意識不足把個人資料公開,所有人也能存取到他們的個人資料。例如把自己的生活相片,出生日期和個人學歷上載到面書,個人資料隨意可得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例如把病歷、私生活照等個人資料外洩可能令當事人蒙受聲譽或其他無形損失,盜用他人資料進行未經許可之商業活動例如利用青少年的照片作廣告推銷。學校應該加強教育讓學生提升私隱危機意識,青少年私隱危機意識不足,把個人資料公開十分危險,青少年應保護個人資料確保自己的安全,不應把個人資料隨意公開.

    回覆刪除
  30. 1. 5A 張婉怡 08
    2. 有調查指出,超過六成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再者,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於今年4至6月進行一項問卷調查,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由此可見,青少年缺乏使用社交網絡的危機意識,認為是結識新朋友的一個良好平台。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青少年缺乏私隱風險意識,容易被利用,成為不法分子的對象。

    b 論證觀點:青少年大多數會使用社交網絡來結識新朋友,認為是一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好地方。更有調查指出,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青少年處於青春期時,會容易受到朋輩的影響,當身邊的朋友都紛紛使用Facebook結交新朋友,自己亦會跟蹤,成為青少年的一種社交風氣。因此,不法之徒看中青少年該特質,會向青少年埋手,而無知的青少年會陷入他們的蜘蛛網,成為最重要的獵物。嚴重來說,青少年的價值觀取向會變質,在某程度上會令社會的風氣變得混亂。因此,政府應提出各種政府來提升青少年的危機意識,家長應讓子女明白用fb背後的風險。

    回覆刪除
  31. 1 5A 陳凱晴 03
    2 根據調查有 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可見青少年在facebook結識朋友意識低的現象最值得關注。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
    青少年亂接受陌生人邀請為友,不懂批判思考,容易被竊取個人資料。
    b 論證觀點:
    現時Facebook雖然可以設定隱私模式,只限於令陌生人不能看到個人資料然而,青少年的批判思考過低才是關注的問題。現今青少年會以朋友數量定義人氣的高低,因此他們會不斷接受陌生人的邀請為友,希望朋友名單的數量增加以代表愈多人關注自己。即使他們了解對方背景後都是不認識,惟會接受,青少年已經發展成重量不重質的情況。社交網站上會有很多陷阱,個人資料上的並不一定是真的,雖然只有一成青少年不會了解對方便接受好友邀請,但是網上顯示的資料有可能是虛構的,且沒有完全的保障。因此我認為現今青少年應該提高批判思考及警覺,以防受騙的機會。

    回覆刪除
  32. 1 5A 吳梓楓 25
    2 根據調查有 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可見青少年在facebook亂結識陌生人的現象最值得關注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 :青少年不懂保護自己私隱,容易被竊取個人資料。
    b 論證觀點:現時facebook十分流行,很多青少年也會使用,在網上分享自己的事情及感情,但他們都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令到自己的私事也會被陌生人知道.成為朋友後,facebook上的個人資料也會被陌生人知道,電話,電郵,姓名,樣貌,通通也會.但這種事情已經成為社會風氣,被青少年吹棒成一件完全合理的事情.但是,這件事一點都不合理,更不應該被合理化,人的私隱應該要自己保護,不然被別人竊取個人資料,並會造成不必要的(知)擾,例如,電話,電郵,(知)擾等.所以政府應加強青少年自我保護私隱的意識,在學校舉辦講庭,講解保護私隱的重要性從而解決以上的錯誤風氣.

    回覆刪除
  33. 1 5A 阮翰龍 32
    2 據問卷調查指出,訪問了787名使用facebook的中學生中,發現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
    3a 觀點的中心句:評論現象:facebook結識的人有可能是騙途,當接受他們邀約單獨外出,可能會墮入圈套
    b 論證觀點:facebook受青少年歡迎,但是中學生一般缺乏私隱風險意識,中學生會接受陌生人的fb邀請成為朋友,更有一成學生表示曾接受在fb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而現時的青少年往往缺乏危機意識,所以因讓他們明白用fb背後的風險,知道不能與陌生人交朋友及約會風險。

    回覆刪除
  34. 5A 李杰駿 18
    2 根據調查有約六成中學生會接愛陌生人的facebook邀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可見青少年在facebook交友的危險意識很低。
    3 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個人資料隨時會落到其他人手中被人利用,令到青少年造成損失
    b 論證觀點:facebook在青少年中十分歡迎,而大部份青少年也不先了解對方的背景,有機會會被這些人利用你的個人資料。而且青少年大多數都會在facebook發佈關於個人資料的相片,又如自己家中的相片,又或是一些證件。這樣有機會會被其他人利用這些個人資料或相片作為宣傳,又或作為商業用途。所以接受邀請時,確實是認識的朋友便能減低被利用資料的機會。

    回覆刪除
  35. 1.5A 李健能 22
    2. 64%中學生承認會接受陌生人的facebook邀請成為朋友,其中有一成中學生在接受邀請前不會先了解對方的背景。另外,更有11%學生表示曾經接受在facebook結識的人邀約單獨外出。由此可見,青少年在交友時不作考慮。
    3.評論現象
    a 觀點的中心句:青少年胡亂交友,容易令個人資料外泄
    b 論證觀點:大部分青少年在facebook上接受到交友邀請時,大多都不會考慮是否認識對方而接受交友的邀請。當雙方成為朋友時,對方可從動態和相片之中找到個人資料,這些資料可能會被他人出售致部分商業機構,什至被一些不法分子四周傳播,構成網絡欺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