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星期三

評論題 搶購潮

狼公仔售清外媒批CY
   

港人對狼公仔「路姆西」(Lufsig)熱情不退,昨再有大批市民輪候購買,迅即售清要待明年才有貨。特首梁振英今午將到觀塘出席活動,有人要號召示威者到場進行「路姆西飛行大賽」。另外,瑞典媒體亦報道「同鄉」在港揚威的事迹,並說「狼就是梁振英的花名」。


宜家家居推出為數約五百隻的「路姆西」存貨,分別在沙田和銅鑼灣分店出售。銅鑼灣宜家在營業前,最少有數十人在門口等候;沙田宜家更有逾兩百人排隊輪候籌號。

為免「順得哥情失嫂意」,宜家在排隊區貼出告示,僅限一人一隻「路姆西」。其中在沙田分店排頭位、居住在青衣的退休人士吳先生,昨晨七時已到達,他表示:「我個5歲孫仔鍾意『路姆西』嘛,我咪當做晨運咁嚟排吓囉。」

外媒指振英不可信

於火炭一間中學就讀的陳同學和李同學,昨考完試後即趕來沙田分店排隊,她們異口同聲說:「我哋其實都係幫屋企人買。」幸運獲得「尾籌」的陳先生則說:「我見人排我咪諗住排吓。」宜家fb專頁公布,最快下月上旬才有補貨。

瑞典媒體”svt Nyheter”和”The Local”均報道,「路姆西」被港人搶購一空;後者的報道指,「路姆西」的發音跟一句廣東話方言近似,狼就是梁振英的花名,代表他「不可信」和「狡猾」。美國亦有傳媒報道這股狂熱,形容是港人以黑色幽默「苦中作樂」。

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黃國才在facebook貼出,今天趁梁振英出席活動舉行「路姆西飛行大賽」的海報,有人留言說:「有創意!」並說會到現場參加。

廠商批評掟公仔
香港玩具廠商會常務副會長楊子江認為,玩具並非用來投擲,作為一個玩具商人不會搞政治,做玩具宗旨是令小朋友開心,跟玩具「攬攬錫錫」,發揚愛與和平精神,他批評用公仔作武器會教壞小朋友。

----

野狼公仔「路姆西」揚威到家鄉!瑞典傳媒「svt Nyheter」「The Local」今日均報道宜家家居的「路姆西」在香港掀起熱潮的消息,並指出路姆西成為反政府象徵。

據瑞典公共電視「svt」的網站報道說,由於週末有示威者將路姆西擲向特首梁振英,路姆西隨即成為反對香港政治領導人的象徵。報道同時引述法新社消息,指路姆西今早已經售罄,在宜家開門前還有人龍排隊待購路姆西。

至於「The Local」的報道則較為詳盡。報道除了講述路姆西被搶購一空外,又解釋了「路姆西」的發音跟一句廣東話方言近似,至於狼就是梁振英的花名,代表他「不可信」和「狡猾」。報道同時介紹了本港政治背景,以及梁振英不受歡迎的原因,包括其僭建醜聞等。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今午亦引述法新社報道,指路姆西大受歡迎,成為民眾反政府的新寵兒,今早已經售罄。另外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陳婉雯今日亦在《Huffington Post》撰文,介紹路姆西熱潮,又指港人面對現今政治困局,藉著路姆西苦中作樂。

好學的野狼

路姆西(Lufsig)是瑞典話,意思即英文的「Clumsy」,解作笨拙、蠢鈍。路姆西的野狼形象本來取自童話故事《小紅帽》,但是牠被宜家重新定義,指路姆西個性靦腆,家境貧窮但好學,每天日出而作,負責送牛奶及報紙,希望透過上學長知識,成為了不起的人。至於路姆西手抱的婆婆,就是一名充滿智慧的老師,經常在課堂提問,讓學生從遊戲中學習思考。

宜家早前推出路姆西等公毛公仔,並在網上說明,每售出一件路姆西等毛公仔或一本兒童圖書,IKEA基金會便會捐10港元,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救助兒童會的兒童助學計劃。聯合國將會利用捐款,加強亞洲、非洲及東歐的兒童教育項目。

----

心理學上有所謂「路西法效應(Lucifer Effect)」,描述好人好者,為何在群眾的影響下做出邪惡的行為來,想不到今時今地的香港,也出現了只此一家的路姆西效應(Lufsig Effect),說的是港人對政府的不滿,竟然會轉化為對一個狼公仔的戀物情結。

相信宜家(IKEA)自己也無法想像,自家推出的狼公仔「路姆西」,竟然一扔成名,在全港的知名度爆燈,還掀起盲搶潮,盛況恐怕比搶購iPhone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妙的是,促成這個營銷完美風暴的,是一系列無心插柳的因素──狼的身份投射、中文譯名的怪趣,以及社民連的順手牽狼,當中相信沒有幾樣是宜家事前可以預見並策劃的,倒有點像幾種化學品意外地放到一起,引爆了連鎖反應。

「路姆西」本來是宜家因應毛公仔助學行動,於今年推出的布公仔,顧客每買一隻,宜家便會捐十元給救助兒童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不過,經社民連兩子上周六用來擲向特首梁振英而一舉成名。有趣的是,當日的焦點其實是另一件拋物──雞蛋,與誤中副車的財爺身上,為何一日之後,所有話題會轉移至路姆西,而且引發失控的購買行為?

有故事有話題 掀動情緒

Wharton商學院助理教授Jonah Berger,曾經在其著作《Contagious》中,指出瘋傳行銷都有幾大特徵,與路姆西熱潮印證,竟然有點不謀而合。

Berger認為,要引爆熱潮,必須要有故事、有行動、有話題、能引發聯想、可掀動情緒。社民連的抗議行為,會帶挈路姆西熱賣,看似毫無道理,但作者舉了一個例子:Mars的朱古力bar,在1997年突然離奇好賣,一度令糖果公司大惑不解。公司沒有特別推廣活動,也沒有減價促銷,又沒有增加廣告預算。他們敲破頭腦也想不到,原來該年太空總署的拓荒者號登陸火星,而火星的英文正是Mars。當年登陸火星是大事,電視台日loop夜loop登陸片段,消費者潛移默化,將馮京作馬涼,連帶對這個品牌的購買慾也大了。

路姆西與梁特首,和火星與朱古力的奇幻聯想有得揮,而且中文名稱諧音類近粗口,一聽便琅琅上口,丟這隻狼來表達不滿,不止動作上可宣洩,連言語上也有快感,而且話題性十足,有足夠的題材可供網民向未知底蘊的朋儕吹噓炒作。加上事件容易以相片分享,這正是facebook上最受歡迎的分享形式,據統計比起用文字、視頻及連結分享的數目高幾倍,令散播的速度也如星火燎原,更火上加油的,是大家都可以實際行動參與其中,把整件事及附帶的情緒及意義買回家中。

商機變數多 可遇不可求

無疑,誤打誤撞之下,路姆西的意涵,比雞蛋更新奇更豐富,因此後勁更加凌厲,看來還可以有幾變。由路姆西進一步變成「路無篩」,表達對無篩選普選路的冀盼,甚至昇華至像V煞面具般,成為不滿港府施政的icon潮物。

可惜,對商戶來說,這些商機可遇不可求,不容易策劃,而且反應難料。好的時候固然飲得杯落,不費一分一毫便能達到千萬廣告費都不能及的效果,但最大問題是變數太多兼禍福難料,說不準也可能成為被杯葛的對象。

這也是路姆西效應的最大問題:你不能炮製,只能趁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