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金」是現今很多人的處事態度和做人原則,其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爭執,顯示氣度,也可能只是不想招惹麻煩,欲獨善其身。
「沉默是金」是「智慧的表現」或是「懦弱的表現」,並表達個人對此的看法。
解題:
設想以下情境,保持沈默會有什麼後果,並歸納出相關的啟示或論點:
1 你在聽課
2 你在參與班會會議
3 你被誤會搬弄是非
4 你是《對倒》中目擊阿杏收藏賊贓的劉港
5 你是《傾城之戀》中的工人,聽到家中各人對流蘇說三道四
講讀《敬業與樂業》 內容探究(頁6.13—6.14)
|
段落
|
段意
|
1
|
1 指出敬業和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分)
|
2
|
說明必先有業,才能敬業、樂業。
|
3
|
通過孔子的話,說明無業的人是不可教誨的。
|
4
|
通過百丈禪師的事例,說明人應該不斷工作。
|
5
|
2 論證人人都應該有正當的職業。(2分)
|
6
|
3 解釋「敬」的意思,以及論證職業是可敬的。(2分)
|
7
|
說明敬業的態度就是4 忠實。(1分)
|
8
|
說明職業是苦是樂,完全取決於5 主觀的心。(1分)
|
9
|
6 人要懂得領略職業的趣味,生活才有價值。(2分)
|
10
|
重申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要敬業和樂業。
|
層次
|
中心思想
|
段落
|
一
|
解釋文章題目及提出觀點
|
1
|
二
|
1 人人都需要有正當的職業(2分)
|
22-5 (1分)
|
三
|
闡述敬業的態度
|
36-7 (1分)
|
四
|
4 闡述樂業的態度(2分)
|
8-9
|
五
|
總結
|
10
|
|
|
正確
|
錯誤
|
部分正確
|
無從判斷
|
(1)
|
作者認為:
人人都應該不斷地勞作;
現在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
|
£
|
£
|
R
|
£
|
(2)
|
以中國當時的情況:
工作機會比其他國家多;
所有精力充滿的壯年人都能得到相當職業。
|
£
|
£
|
R
|
£
|
(3)
|
作者認為:
法國人比英國人散漫;
英國人比法國人專心。
|
£
|
£
|
£
|
R
|
(4)
|
作者認為:
做工可以快樂,也可以很苦;
賭錢、吃酒不一定快樂。
|
R
|
£
|
£
|
£
|
答案分析
2.(1) 第一項陳述正確。作者在第5段明確提出「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第二項陳述錯誤。作者沒有說過「人人都有正當的職業」。事實上,當時確有「沒有職業的懶人」,所以作者才會強調「有業」的必要。
2.(2) 第一項陳述正確。作者指當時中國的工作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
第二項陳述錯誤。只有精力充滿,而又「不是安心躲懶」的壯年人才能得到相當職業。
2.(3) 第一項陳述無從判斷。第7段引用法、英兩國國民的例子,顯示法國人的確比英國人散漫,可是作者卻說:「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故此我們無法判斷作者的立場。
第二項陳述無從判斷。第7段引用的例子,顯示英國人的確比法國人專心,可是作者卻說:「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故此我們無法判斷作者的立場。
2.(4) 第一項陳述正確。作者在第8段指出做工是樂是苦,主要取決於主觀的心,由此可知,「做工可以快樂,也可以很苦」是符合作者的想法。
第二項陳述正確。作者認為賭錢、吃酒跟工作一樣,都是淘神、費力的事,並反問賭錢、吃酒「難道又不苦?」
|
講讀《敬業與樂業》 比較閱讀(頁6.15)
|
|
正確
|
錯誤
|
部分正確
|
無從判斷
|
兩篇文章都同意:
職業能夠為人帶來快樂;
主觀的想法可以排解貧困之苦。
|
R
|
£
|
£
|
£
|
答案分析
(1) 第一項陳述正確。《敬業與樂業》第9段論證了人們能夠從職業中領略趣味,得到快樂。《最苦與最樂》則提到「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由此推論,職業也是一種責任,當人完成職務,就會享受到「如釋重負」的快樂。
第二項陳述正確。《敬業與樂業》指出「苦樂全在主觀的心」,故此,貧困之苦可以通過主觀的心來排解。《最苦與最樂》則說「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而達觀也是主觀的想法。
|
講讀《敬業與樂業》 作法分析(頁6.17-19)
|
事實論據
|
1 百丈禪師主張「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並且身體力行。(1分)有一次,他的弟子悄悄地做完百丈禪師的工作,百丈禪師於是整天都不肯吃飯。(1分)
|
理論論據
|
2 孔子的名言:「飽食終日,無以用心,難矣哉。」(1分)
及「羣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1分)
|
|
古人的話
|
所支持之論點
|
曾文正:「坐這山,看那山,一事無成。」(第7段)
|
1要把工作做得圓滿,最重要的是有忠實、專心。(2分)
|
孔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第7段)
|
2專心工作就是敬業的態度。(2分)
|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第9段)
|
3人要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2分)
|
導讀二《謙讓》‧練習(頁6.29-6.30)
|
|
答案分析
1. 「類似」一詞帶有諷刺的用意,即似是而非的意思。
|
段落
|
段意
|
第1段
|
點出虛偽的謙讓常常在宴會入席時出現
|
第2段
|
描述1 宴會時人們讓座的虛偽情景(2分)
|
第3段
|
交代自己不會在宴會謙讓的原因
|
第4段
|
探討2 讓座風氣盛行的原因(2分)
|
第5段
|
慨歎孔融讓梨的事在今日已不多見
|
第6段
|
3 指出謙讓作為一種儀式有潛移默化之功,但成效往往不大。(2分)
|
層次
|
中心思想
|
段落
|
一
|
帶出文章的主題
|
第1段 (2分)
|
二
|
說明自己對讓座的看法 (2分)
|
第2-4段 (2分)
|
三
|
慨歎世人並未真正學會謙讓 (2分)
|
第5-6段 (2分)
|
|
正確
|
錯誤
|
部分正確
|
無從判斷
|
作者提到:「我從不曾看見,在長途公共汽車車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沒有木製的長柵欄,而還能夠保留一點謙讓之風!」
作者藉此論證人們的謙讓是虛偽的表現;
作者此處運用的是舉例論證方法。
|
R
|
£
|
£
|
£
|
答案分析
4.(1) 第一項陳述正確。由於長途公共汽車的座位有限,買不到車票的人便不能上車,因此售票處如果沒有柵欄的話,人們便不會謙讓。由此可見,人們只會在不損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才虛偽地故作謙讓。
第二項陳述正確。句子陳述的是作者所見的社會現象,所以屬於舉例論證。
|
答案分析
4.(2) 課文第4段「其故有二」的兩個設例,人們都是先讓座,後來卻互不相讓,這是比較同一事物的對立面。由此可見,作者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