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自然遠比人為的因素來得重要,認為人們是需要敬畏自然,不可逆天而成,若在人為與自然之間選擇,他們會認為只有拋棄人為,順應自然才是不二之選。但事實上,對待自然,需要以人作為主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正正是點出了人不應該消極地順應自然,需要主動地認識它、探討它,利用自然法則來創新,而非墨守成規。
須於11月1日晚上十時前提交
發言形式:
1.6A 姓名/筆名 學號
2.段內結構:中心句/解釋同意A的原因/比較為何較同意A(比較意識,需就兩種說法申明己見)(約180-200字)
改正:16
---佳作:21,22,11,31,4,12,26,27
1. 6A 黃慧怡 31
2. 我比較同意莊子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從中國神話裡女媧用泥土塑造人形的故事,到西方科學裡地球無機物質孕育出生命的假說,生時食用草木野獸活命,死時身埋塵土等待腐朽,說明人與大自然密不可分,人類當然要尊敬自然,保護木林水源,才能讓後人代代相傳。然而,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以認識大自然發展社會為由,暗地允許人類可以懷著貪婪的心態,無限度地掠奪耗用天然資源,無所不用其極,只為自己締造富庶文明的生活環境。過度的開發,不單造成弱勢的糧食資源分配不均,更引爆各種各樣的生態危機,自取滅亡。
1. 6A 馮婷婷 12
2. 我比較同意莊子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人們和其他生物都要順應自然,大自然自有他的生長規律,萬物才能順應而生。自古每人或者每種生物都在大自然擔當不同的角色:人負責生產自給自足;動物負責恊助人生產;植物恊助動物生產,環環緊扣,生物不能違逆自然的定律,而是要尊重自然,接受他們為我們帶來的一切。反觀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以發展為名破壞自然,實在有違大自然的規律。人們以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為借口,不斷興建工廠,排污系統不完備,污染源環境,影響自然生態,為大自然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傷口。同時某些自私人類亦利用「自然法則來創新」這個念頭用來做更多破壞自然的事,例如以工業飼料或化學肥料來飼養和種植為恊助人類生產的動物和植物,做一些違害自然的事,結果最終的惡果由人類「埋單」。
2. 我比較同意莊子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人們和其他生物都要順應自然,大自然自有他的生長規律,萬物才能順應而生。自古每人或者每種生物都在大自然擔當不同的角色:人負責生產自給自足;動物負責恊助人生產;植物恊助動物生產,環環緊扣,生物不能違逆自然的定律,而是要尊重自然,接受他們為我們帶來的一切。反觀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以發展為名破壞自然,實在有違大自然的規律。人們以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為借口,不斷興建工廠,排污系統不完備,污染源環境,影響自然生態,為大自然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傷口。同時某些自私人類亦利用「自然法則來創新」這個念頭用來做更多破壞自然的事,例如以工業飼料或化學肥料來飼養和種植為恊助人類生產的動物和植物,做一些違害自然的事,結果最終的惡果由人類「埋單」。
1.6A 04 陳嘉寶
2.我較同意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看法。我們不應盲目順從自然,反之,讓自然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根基。中國古代的地動儀以抗地震保人命、火藥以抗敵人保家園,指南針以引明路開拓絲綢之路,為現在中國成為強國而奠下基石。
反之,莊子提出「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指出人們若主導了自然,便會帶來破壞。例如過度使用化石燃料,使環境受到不可修復的傷害。不過,現時人們豈不是發明了可再生能源來減少在發展時所帶來對環境的破壞嗎?
1.6A 21 李梓熹
2.我較同意莊子所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整個世界理應由自然所領導,而人類只是依照著自然所運行。古時中國農民也是跟隨著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著農事,以自然決定所做的事情。現時人類對著自然依然無法控制,我們不能改變對抗自然災害的發生如地震、火山爆發等。相反以荀子所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只會是自取滅亡的行為。自然之中是環環相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人們不斷開發自然,砍伐樹林,看似只是利用了一棵樹,但實則上使附近的生境受破壞,瓦解食物鏈的運行,加劇溫室效應的發生,令極地的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最後受害的也是人類自身。所以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對抗自然,更會加劇了自然的威力。
2.我較同意莊子所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整個世界理應由自然所領導,而人類只是依照著自然所運行。古時中國農民也是跟隨著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著農事,以自然決定所做的事情。現時人類對著自然依然無法控制,我們不能改變對抗自然災害的發生如地震、火山爆發等。相反以荀子所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只會是自取滅亡的行為。自然之中是環環相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人們不斷開發自然,砍伐樹林,看似只是利用了一棵樹,但實則上使附近的生境受破壞,瓦解食物鏈的運行,加劇溫室效應的發生,令極地的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最後受害的也是人類自身。所以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對抗自然,更會加劇了自然的威力。
1.6A 梁子賢 22
2.我比較認同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們其實離不開自然,而且自然還是作為主導。現今社會上,有很多事情其實都是難以跳出自然的定律。例如是人類的生老病死,人的一生早已注定,根本不能由人類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死都不能由自己限制,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感到敬畏嗎?而荀子所說的「制天命而用之」,的確令社會的不同方面有進步,例如是醫療科技。醫療科技的進步或許能夠延遲人們的死亡,卻不能阻止人們生病,不能阻止人們老去,不能阻止人們死亡。科技的進步,令自然環境變得惡劣,例如是燃燒煤,引致有二氧化硫,最後人們需要承受大自然的怒火,在怒火之下,人們難以作為主導。
1.6A 26 吳梓楓
2.我較同意「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我們不應順應自然,而是與自然相輔相成,結為朋友。每一個人也是屬於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思維及智慧,是難能可貴之物,更是萬物之靈。我們會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身邊的事物,更會與朋友合作,共創更先進的世界,例如:我們以朋友身份借助了自然中的天然資源來改善生活。我們現在也以朋友的身份,不斷努力研發可持續資源,為的就是報答給予我們美好生活的朋友,所以人應該是更正面積極認識及了解自然。相反,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則要人類敬畏大自然,這便破壞了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關係,雖然人類不能改變大自然的定律,如生老病死。在人類發展中,亦沒有方法能令人擁有不死之身,但這足以令人畏懼自然嗎?死是給人的休息.而不是結束人的生命。人類應畏懼的應該是自己的心靈空虛,只有它,會令你的人生毫無意義,虛耗光陰,只要生活得有意義,死並不可怕,我們也沒有必要對抗自然。
2.我較同意「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我們不應順應自然,而是與自然相輔相成,結為朋友。每一個人也是屬於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思維及智慧,是難能可貴之物,更是萬物之靈。我們會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身邊的事物,更會與朋友合作,共創更先進的世界,例如:我們以朋友身份借助了自然中的天然資源來改善生活。我們現在也以朋友的身份,不斷努力研發可持續資源,為的就是報答給予我們美好生活的朋友,所以人應該是更正面積極認識及了解自然。相反,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則要人類敬畏大自然,這便破壞了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關係,雖然人類不能改變大自然的定律,如生老病死。在人類發展中,亦沒有方法能令人擁有不死之身,但這足以令人畏懼自然嗎?死是給人的休息.而不是結束人的生命。人類應畏懼的應該是自己的心靈空虛,只有它,會令你的人生毫無意義,虛耗光陰,只要生活得有意義,死並不可怕,我們也沒有必要對抗自然。
1.6A Fok 11
2.段內結構:中心句/解釋同意A的原因/比較為何較同意A(比較意識,需就兩種說法申明己見)(約180-200字)
我認同荀子的說法。事實上主動認識,探討和利用大自然來創新才是人與自然長治久安之法,利用自然不一定代表肆意破坏環境,同時亦非抹杀大自然生存,反之可以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大家形成一種相附相承的共生狀態,例如可持續發展,人類借助自然界現有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供己所需亦減低對自然界的壓力,退耕還林則可讓大自然自力演替,休養生息,亦是 「制天命而用之」中利用自然法則創新之處。
反之,前者表不自然大於一切,比人類重要,雖則人類敬畏自然,可是原因也是因為自然賜予萬物生機,生息處處,所有資源,甚至從石器時代至今的文明都奠基於大自然,但並不代表生我育我的自然有權主宰的的生命,命運是掌握於擁有者手上。正如荀子所言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人類對一切 「利」均有原始慾望,包括生存,站於人類角度,自然不可能比自身,種族,甚至所有生物的性命重要,自然只是生物的溫床,故我相信理應沒有人會為了一張床的失去而放棄睡眠的機會吧,既然有能力去利用自然法則建樹創新,有能力主宰命運,又何必要消極順應,墨守成規呢?
2.段內結構:中心句/解釋同意A的原因/比較為何較同意A(比較意識,需就兩種說法申明己見)(約180-200字)
我認同荀子的說法。事實上主動認識,探討和利用大自然來創新才是人與自然長治久安之法,利用自然不一定代表肆意破坏環境,同時亦非抹杀大自然生存,反之可以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大家形成一種相附相承的共生狀態,例如可持續發展,人類借助自然界現有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供己所需亦減低對自然界的壓力,退耕還林則可讓大自然自力演替,休養生息,亦是 「制天命而用之」中利用自然法則創新之處。
反之,前者表不自然大於一切,比人類重要,雖則人類敬畏自然,可是原因也是因為自然賜予萬物生機,生息處處,所有資源,甚至從石器時代至今的文明都奠基於大自然,但並不代表生我育我的自然有權主宰的的生命,命運是掌握於擁有者手上。正如荀子所言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人類對一切 「利」均有原始慾望,包括生存,站於人類角度,自然不可能比自身,種族,甚至所有生物的性命重要,自然只是生物的溫床,故我相信理應沒有人會為了一張床的失去而放棄睡眠的機會吧,既然有能力去利用自然法則建樹創新,有能力主宰命運,又何必要消極順應,墨守成規呢?
1. 6A 16 林芷蕎
回覆刪除2.我同意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因為我認為人們和自然有一種不可以分離的關係,我們和自然是相輔相成的。人們是需要依賴自然來生活,例如:用樹木來造紙,飲用湖水等等。我們應該主動地認識它、探討它,恰當使用大自然的資源,兩者都可以共存。相比莊子提出的自然遠比人為的因素來得重要,我認為這話比較不适合,因為人們不能為了自然而犧牲人類的性命,例如:不殺害动植物令自己死亡。我認為是不合情理的。
1. 6A 16 林芷蕎
刪除2.我同意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因為我認為人們和自然有一種不可以分離的關係,我們和自然是相輔相成的。人們是需要依賴自然來生活,例如:用樹木來造紙,飲用湖水等等。我們應該主動地認識它、探討它,恰當使用大自然的資源,兩者都可以共存。相比莊子提出的自然遠比人為的因素來得重要,我認為這話比較不适合,因為人們不能為了自然而犧牲人類的性命,例如:不殺害动植物令自己死亡。我認為是不合情理的。理解人與自然的一體性,有助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正確定位。雖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獨立性,但是人並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淩駕於自然之上,否則就難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6A 袁雪玲 32
回覆刪除段內結構:我比較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首先,「制天命而用之」是指我們不能只一昧順從自然,要主動控制它並好好加以利用。而這個價值觀正正是現今社會之所以能有物質頂勝、產物豐盛的其中一個因素。就如泰國政府為發展旅遊業,便加大對旅游資源的開發,普吉島就是被開發成功的例子,在幾十年前它本是平實的漁村,數年前更因海嘯令當時的海灘受到嚴重的破壞,但經政府重建後,現已成為世界知名的熱帶觀光勝地,就此可見,若我們只懂「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即只作保留,不作任何發展,也只會浪費我們發展經濟的資本,而且只要是適當的發展,經濟發展及自然保護亦能雙線並行。
6A 袁雪玲 32
刪除段內結構:我比較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首先,「制天命而用之」是指我們不能只一昧順從自然,要主動控制它並好好加以利用。而這個價值觀正正是現今社會之所以能有物質頂勝、產物豐盛的其中一個因素。就如泰國政府為發展旅遊業,便加大對旅游資源的開發,普吉島就是被開發成功的例子,在幾十年前它本是平實的漁村,數年前更因海嘯令當時的海灘受到嚴重的破壞,但經政府重建後,現已成為世界知名的熱帶觀光勝地,就此可見,若我們只懂「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即只作保留,不作任何發展,也只會浪費我們發展經濟的資本,有礙發展,而且只要是適當的閞發,經濟發展及自然保護亦能雙線並行。
1.6A 盧曉彤 25
回覆刪除2.段內結構:中心句/解釋同意A的原因/比較為何較同意A(比較意識,需就兩種說法申明己見)(約180-200字)
我較認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我認為人不能聽天由命。人成功不是靠天,而是勤奮和努力一步一步建立;人失敗亦不能怨天怨地,怨,只能怨自己沒有盡力。不論學業、事業、家庭都需要自己主動發展,難道單靠自然成績便會特飛猛進?難道單靠天便會升職加薪?難道單靠地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滿?世上便不會有那麼多人離婚收場了。我同意荀子的不應該消極地順應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正如現時我們是在破壞自然,不斷製造垃圾淹沒了整個大自然。若以荀子的說法,我們想辦法停止破壞,例如三堆一爐等等的方法都能抒緩。但若以莊子的說法,我們甚麼都不需要做,靠自然去處理,問題只會愈來愈多,到時也要人為去處理。
1)6A 何詠琪 14
回覆刪除2)我比較同意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大自然與人類並不是相對性,只要人類更了解並適當利用大自然便令兩者共存,甚至更有助兩者發展。人類利用土資源,不單可耕種農作物為人類提供糧食,適當利用土資源,農夫為土地翻土,為沙漠區供水,更有利植物生長。人類利用生物資源,食用動物維持生命,吸收養份,不過度捕食便可促進食性層次中的養份循環,對大自然生物有利。 相比起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雖然人類一些行為會阻礙大自然,例如:過度伐林,污染水源。但並不應因自然比人類重要而消極順應自然,而應教導人類了解大自然的循環,學懂保護和適當的利用,才可平衡大自然與人類,兩者共存。
6a 11 吳詠琳
回覆刪除我比較认同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 制天命而用之即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人們擁有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与自然息息相關。其實,利用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不少動物甚至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改造自然。例如,水獺築壩、蜜蜂築巢等等。人類会利用自然,就以澳洲,馬來西亚为例他們懂得善用自然环境发展旅遊业,刺激经济发展成為旅遊和觀光勝地。但若我們只懂「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只懂得敬畏自然,就只会令世界不懂得進步,人類自石器时代为例,已經懂得利用自然,改善生活环境,以石頭为利器。所以我认为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能令人類学会進步。
6A 鄭柏軒 09
回覆刪除我比較認同莊子提出的理論。在事實上,我們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大自然孕育了各種生命,包括人類,例如:水,樹木等。所以,我們亦應該學會感恩,對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不應把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資源,當作是應有的,過份地對大自然造成傷害。而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指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大自然,改善人類生活環境,但正是因為人類的慾望無窮,不斷地發展大自然,破壞大自然的環境,例如:過份地採礦令到地貌變得疏鬆,導致地上出現塌陷的情況。由此可見,我們不應對大自然造成破壞,逆天而行。
1.6A 周淑琳 08
回覆刪除2.段內結構:我認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我認為人類與天是密不開分,人類一直都是依靠大自然來生活,我們從遠古開始利用大自然的資源,直到現在,例如我們開採鐵礦石和煤、石油為我們供電等,若我們不主動認識大自然、不探討它,一昧順認自然,只會令我們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亦不會有現時發達的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我認為積極認識大自然,以人的智慧適當地利用自然的資源,能助益人們的生活所需,因此我認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6A 23 李健能
回覆刪除我比較認同荀子所提的「制天命而用之」。現今社會的不少事物都是由自然加以創新、改變用途,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這些都是將天然資源應用於科技上的成果,為人類帶來能源。我們現今每個早上收看的天氣預測、建築物上的避雷針亦是我們主動認識、探究自然的成果,為人類帶來極大的幫助。若抱有「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的態度,只會原地踏步,人類是一種擁有不斷前進的思想的動物,會希望身邊的事物不斷發展、進步。此外,順應自然而什麼也不做並不能解決一些問題,什至會使問題惡化。只要我們主動認識、探討自然,便能了解它的本質,並採取合適的方法利用自然,既可以使人類社會進步,亦可以避免對自然造成破壞,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1.6A 梁子賢 22
回覆刪除2.我比較認同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們其實離不開自然,而且自然還是作為主導。現今社會上,有很多事情其實都是難以跳出自然的定律。例如是人類的生老病死,人的一生早已注定,根本不能由人類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死都不能由自己限制,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感到敬畏嗎?而荀子所說的「制天命而用之」,的確令社會的不同方面有進步,例如是醫療科技。醫療科技的進步或許能夠延遲人們的死亡,卻不能阻止人們生病,不能阻止人們老去,不能阻止人們死亡。科技的進步,令自然環境變得惡劣,例如是燃燒煤,引致有二氧化硫,最後人們需要承受大自然的怒火,在怒火之下,人們難以作為主導。
1.6A 21 李梓熹
回覆刪除2.我較同意莊子所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整個世界理應由自然所領導,而人類只是依照著自然所運行。古時中國農民也是跟隨著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著農事,以自然決定所做的事情。現時人類對著自然依然無法控制,我們不能改變對抗自然災害的發生如地震、火山爆發等。相反以荀子所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只會是自取滅亡的行為。自然之中是環環相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人們不斷開發自然,砍伐樹林,看似只是利用了一棵樹,但實則上使附近的生境受破壞,瓦解食物鏈的運行,加劇溫室效應的發生,令極地的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最後受害的也是人類自身。所以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對抗自然,更會加劇了自然的威力。
6A 20 李杰駿
回覆刪除我較同意莊子所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我認為人們都很難逃出自然的定律,由古到今薩赫勒地區與一些土著在進行遷移耕作,因為他們得知不能與大自然抗衡,希望是順應自然來繼續生存。人類現時也並不能夠抵抗災難的來臨,人們只是作出指示去防避和逃離遠離災難,可見人們是不可控制到災難的發生。相反,人們信應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則其實是自食其果,人們為了製紙興建而大量砍伐樹木,為了謀取暴利而罔顧道德排放污染物,為了皮革大量捕捉野獸,這無疑令大自然受到損害,但自然某個品種物質增加減少也會影響人類的生活,樹木大量減少,出現全球增溫;污染物胡亂排放,令河水污染;野獸大量減少,出現瀕臨絕種動物,所以我認為人類無力違反大自然,大自然應作為主導。
1.6A 15 關浩驄
回覆刪除2.我同意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看法,主張在自然界面前,掌握並運用自然規律為人類造福。現今社會掌握自然規律,使天災造成的人命傷亡的風險減少。
例如利用科技預測颱風的路徑,使人們能作出防範措施。日本經常發生地震,當地人從小學習防範地震的方法,主動地認識它使天災造成傷害減少。另外,運用自然規律可以有助改善人們的生活,例如興建水壩利用大自然的水資源發電,興建風車利用風力發電。但若我們只懂「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拋棄人為,順應自然。如果順應自然不興建防震建築物和不學習防範的方法,一旦地震來臨便會造成嚴重傷亡,另外,不運用自然規律便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大量電力,如果不開採煤礦等天然資源便無法產生足夠電力,「制天命而用之」使社會和經濟能夠發展,只要不濫用自然資源便能令國家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同意苟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看法
1.6A Fok 11
回覆刪除2.段內結構:中心句/解釋同意A的原因/比較為何較同意A(比較意識,需就兩種說法申明己見)(約180-200字)
我認同荀子的說法。事實上主動認識,探討和利用大自然來創新才是人與自然長治久安之法,利用自然不一定代表肆意破坏環境,同時亦非抹杀大自然生存,反之可以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大家形成一種相附相承的共生狀態,例如可持續發展,人類借助自然界現有資源發展可再生能源,供己所需亦減低對自然界的壓力,退耕還林則可讓大自然自力演替,休養生息,亦是 「制天命而用之」中利用自然法則創新之處。
反之,前者表不自然大於一切,比人類重要,雖則人類敬畏自然,可是原因也是因為自然賜予萬物生機,生息處處,所有資源,甚至從石器時代至今的文明都奠基於大自然,但並不代表生我育我的自然有權主宰的的生命,命運是掌握於擁有者手上。正如荀子所言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人類對一切 「利」均有原始慾望,包括生存,站於人類角度,自然不可能比自身,種族,甚至所有生物的性命重要,自然只是生物的溫床,故我相信理應沒有人會為了一張床的失去而放棄睡眠的機會吧,既然有能力去利用自然法則建樹創新,有能力主宰命運,又何必要消極順應,墨守成規呢?
1.6A 24 李小冰
回覆刪除2.我比較認同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世間萬物均由自然而成,人類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賦予的,鮮艷奪目的花草、俯瞰萬物的星空、宏偉壯觀的大樓……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人類寄生在自然的無私奉獻下,理當敬畏自然,懷著感激涕零的心看待自然。人類不應自視過高,因為我們與自然都是平等的生命,沒有階級之分,只有互相尊敬才能安穩地活在自然的庇護下。相反若然人類奉行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不自量力地選擇與自然對立,妄想利用自然、破壞自然、征服自然,違背弱肉強食的定律,挑戰自然的善良,得到的只會是自然毀天滅地的懲罰和復仇,最後自食惡果,後悔莫及。 只要拋棄人為,順應自然、愛護自然、尊重自然,便能守護家園,安然快樂地活著。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1.6A 陳凱晴 02
回覆刪除2.我比較認同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其實人總是與自然在一起,在生活中,自然就像人們的水一樣,也是與我們密不可分,更是我們所需的一環。試想想當農夫很勤勞地耕作等待收成,每天甚至每分鐘也不偷懶,惟每天在下雨,使稻田的水負荷過多,這代表能有良好的收成嗎?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人為或許是一環重要因素,但自然遠比人為的因素來得重要,人們是需要敬畏自然,不可逆天而成,若在人為與自然之間選擇,他們會認為只有拋棄人為,順應自然才是不二之選。相反,荀子所說的「制天命而用之」雖然令社會帶來許多機遇,但人為又是否能戰勝自然?我們並不是有特異功能的人,不是超人,自然是一種不能預知的東西,例如地震時誰也不希望不幸死亡,也不想墨守成規,但自然就像選擇題,而非開放題,不能任由自己改變自然的規律。
6a07 陳宇航
回覆刪除我比較同意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因為只有如此,人類的文明才會進步而不會消亡。
我同意莊子認為世上的確存在自然(狹義的大自然,廣義的自然規律)因素,但不表示人要因此受制於強大的自然,如人只是一味受制於這種力量,可能走向消亡,因為人的力量渺小,在大自然中面對生存的競爭,根據自然規律,無法敵過其他的力量強大的動物,必然走向消亡。人掌握思考的能力,故必須以此嘗試對抗不利於人的自然因素,並以此來生存,如古人以智慧對抗自然規律的威脅,在惡劣環境下生存,或是進步,如人類以智慧了解自然,儘量利用自然,使人的科學、技術進步,因此即使無法完全掌控自然,人也要儘量逆天命、並制天命以生存和進步。
我比較同意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因為只有如此,人類的文明才會進步而不會消亡。
刪除我同意莊子認為世上的確存在自然(狹義的大自然,廣義的自然規律)因素,但不表示人要因此受制於強大的自然,如人只是一味受制於這種力量,可能走向消亡,因為人的力量渺小,在大自然中面對生存的競爭,根據自然規律,無法 敵過其他的力量強大的動物,必然走向消亡。人掌握思考的能力,故必須以此嘗試對抗不利於人的自然因素,並以此來生存,如古人以智慧了解、對抗自然規律的威脅,如了解動物的習性、自然現象的規律、制造工具等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或是進步,如人類以智慧了解自然,儘量利用自然,使人的科學、技術進步,如歐洲的啟蒙時代和工業革命,是人類利用自然的資源,使科學和工業得以發展而使文明進步,因此即使無法完全掌控自然,人也要儘量逆天命、並制天命以生存和進步。
6A陳梓健 6
回覆刪除段內結構:我比較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
人不應該消極地順應自然,需要主動地認識它、探討它,利用自然法則來創新,而非墨守成規。就好像中國能源在往後的日子中會出現能源危機,中國政府便利用長江的水壩發展水力發電。長江本來只是一個景點,或者是一個方便運輸的地方,但經政府發展後,現在已經是一個為全國供電的源地。由此可見,若跟隨「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墨守成規,只會直原地踏步。只要能好好平衡,經濟和環境保護都可以共同進行。
1.6A 陳家標 3
回覆刪除2.我較同意「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人存在於世界,擁有高度的智慧,稱為萬物之靈。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有了智慧,我們學會了利用身邊的事物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就如我們主動發掘大自然的天然資源以發展。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正能看見主動控制自然為我們帶來的益處,更先進的技術,更完善的發展,無一不是在改善著人類的生活,推動社會進步。
而「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的說法,我認為久缺了長遠的眼光,我們不去主動發掘以創新,人類的文明必然進展緩慢,甚至造成不思進取的地步。試問如果我們在以前未有發掘自然,主動創新,在今天會是甚麼一副景象?工業革命因為人類不敢去發現大自然所蘊藏的豐富資源,而從未出現,結果,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甚至可能仍在以務農為生,至少人類遠遠達不到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較同意「制天命而用之」,不思進取的話,我們又如何萬物之靈此稱號呢?
1.6A29 譚凱鋒
回覆刪除2.我比較認同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自然是大股東,人類就是小股東,大股東能掌控著大局,擁有最大的決定權;小股東則只能順應大股東所定下的決策。自然有世界的主導權,人類不能嘗試控制自然,反之只會被自然懲罰,如自然天災,人類不能打破自然的定律,更不能搶奪自然之力。相反,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看怕只是會令人類退步,加速滅亡的時間,人類自以為能可以控制自然,不斷砍伐樹木,開發更加的資源,但卻不知道原來自己在破壞自然,溫室效應,天氣的異常,人類的可怕行為令自然變得不穩定。最終人類不但不能控制自然,更把自己自殺。人類是不能對抗自然,只能順應,安守本分。
此留言已被作者移除。
回覆刪除1. 6A 黃慧怡 31
回覆刪除2. 我比較同意莊子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從中國神話裡女媧用泥土塑造人形的故事,到西方科學裡地球無機物質孕育出生命的假說,生時食用草木野獸活命,死時身埋塵土等待腐朽,說明人與大自然密不可分,人類當然要尊敬自然,保護木林水源,才能讓後人代代相傳。然而,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以認識大自然發展社會為由,暗地允許人類可以懷著貪婪的心態,無限度地掠奪耗用天然資源,無所不用其極,只為自己締造富庶文明的生活環境。過度的開發,不單造成弱勢的糧食資源分配不均,更引爆各種各樣的生態危機,自取滅亡。
1.6A 鄧雪螢 30
回覆刪除2.段內結構:我比較同意荀子的說法。因為這不會浪費大自然的資源,且探討自然也是順應自然的一種。首先,大自然的奧妙之多,單靠「順應自然」的被動方式對待大自然,根本未能完全享用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資源。例如石油的出現,正正體現了基於人類對大自然的探討,才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假若人類只順應自然,不主動探索大自然,便不能發現石油的存在。其次,其實「制天而用之」,也是順應自然的一種。大自然有不少的事物也是可供給人類使用。人類探討大自然,正是順應大自然希望人類能使用資源的一種方法。反之,人類根本未能使用到大自然的所供給人類使用的資源,這種浪費反而是對大自然的不敬。
1. 6A 27 蕭彤
回覆刪除2. 我比較認同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萬象皆為自然,綿延不盡的生命便是生於自然,而人若因自然而生,何以反掌握自然?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無法掌握萬物變動,自然循環運行的規律,就如人生於自然,亦依照自然的定律而死於自然,無人能憾動,自然附裕人類空氣,土地,食物,可見人類寄附自然,人類需要自然,但自然不一定需要人類,故此,人們需敬畏自然。 而荀子所說的「制天命而用之」,亦是用於自然,卻掠奪自然,雖然樣是提供人類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威脅人類的安全, 科學的發展只是世間萬物的一小部分,帶給人類便捷同時破壞自然,不就是破壞人類生命的源頭嗎?全球暖化,空氣污染,水質污染,破壞自然便是破壞人類生存的資本,故此,自然才是主導。
1.6A 04 陳嘉寶
回覆刪除2.我較同意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看法。我們不應盲目順從自然,反之,讓自然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根基。中國古代的地動儀以抗地震保人命、火藥以抗敵人保家園,指南針以引明路開拓絲綢之路,為現在中國成為強國而奠下基石。
反之,莊子提出「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指出人們若主導了自然,便會帶來破壞。例如過度使用化石燃料,使環境受到不可修復的傷害。不過,現時人們豈不是發明了可再生能源來減少在發展時所帶來對環境的破壞嗎?
1.6A 17 林津
回覆刪除2.我較同意 莊子所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自古以來,人類和大自然有種密不可分的關係,缺一不可。人類之所以可以得以生存至今,都是人類敬畏大自然,沒有做出一些傷害大自然的行為。而我們的生活必須品,如食物、空氣和水,都是大自然賦予的,可見大自然對我們非常重要。而且,我們是沒有能力阻止大自然的現象發生,我們雖然可以建造鞏固的房屋,以防在地震時倒塌,但我們不能阻止地震發生,可以人類是不能對抗大自然。對於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論點,雖然我們要延續人類文明,但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例如,我們為了要取得更多土地,而不斷燒毀森林,表面上我們是受益,但實際上受害的還是我們。燒毀森林破壞了生態平衡,使一些動物面臨瀕臨絕種;會使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氣體,導致全球升溫,這次破壞大自然的行為,不但使我們下一代健康受損,還會讓大自然的災害發生瀕密,最終要害的都是人類。若我們不好好尊重大自然,只會自取滅亡。因此,我們必須順從大自然,人類的文明才能得以延續。
1.6a潘殷莉27
回覆刪除2.我較同意「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大自然常常變幻萬千,會突然因為一個風球、一個海嘯而摧毀整片大自然,所以人類要與大自然互相合作,共同守護自然,減低災害的嚴重性。並且人類要好好利用自身的智慧,作為一個主動者去好好利用大自然,例如水力發電和伐林,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益處。相反,若以莊子的說法,順從自然發展,這樣只會令整體發展原地踏步,一個大自然經傷害後,是需經過一段長時間來復原的,一定要配合人民的合作才能防止或減低傷害,另外,如人們沒有好好利用大自然,只會弄巧反拙,不但令人們不能受益,也大大浪費了大自然的物資。
1.6a 10 張婉怡 2.我較同意莊子所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的周遭圍繞著自然,亦可以說是靠自然來活。人們需要清新的空氣,人們渴望到郊外公園共聚天倫之樂,人們享受到沙灘熺喜。光合作用能把人們和植物聯繫起來,自然環境讓新一代了解更多有趣的生物。可見,自然成為人們的母親,一直默默地幫助我們,我們應該讓自然來幫助人類。若人們以自己為主導,為了經濟的發展,會傷害我們的母親,最後其實是傷害了自己。工業的急速發展,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加劇空氣污染 ,同時亦增加市民患上呼吸道疾病。鄰近海岸的工廠,為節省生產成本,直接把污水排放到海裏,再流入河流,無疑令市民自己食用或飲用。最終,結果是人為傷害了人們,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卻離人們愈來愈近。
回覆刪除1.6A 26 吳梓楓
回覆刪除2.我較同意「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論。我們不應順應自然,而是與自然相輔相成,結為朋友。每一個人也是屬於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思維及智慧,是難能可貴之物,更是萬物之靈。我們會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身邊的事物,更會與朋友合作,共創更先進的世界,例如:我們以朋友身份借助了自然中的天然資源來改善生活。我們現在也以朋友的身份,不斷努力研發可持續資源,為的就是報答給予我們美好生活的朋友,所以人應該是更正面積極認識及了解自然。相反,莊子所說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則要人類敬畏大自然,這便破壞了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關係,雖然人類不能改變大自然的定律,如生老病死。在人類發展中,亦沒有方法能令人擁有不死之身,但這足以令人畏懼自然嗎?死是給人的休息.而不是結束人的生命。人類應畏懼的應該是自己的心靈空虛,只有它,會令你的人生毫無意義,虛耗光陰,只要生活得有意義,死並不可怕,我們也沒有必要對抗自然。
1) 6A05 陳美霖
回覆刪除2) 在以上兩種說法中,我較認同莊子的觀點,人類應該順應自然。自然作為萬物之母,亦是人類賴以生存以及不可缺少的存在,就如自然給予人類生命之源:水和空氣。我們作為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對自然有敬畏之情不應是必然的嗎?
其次,敬畏自然其實是一種延長自然母親的生命以及人類存在時間的積極做法。雖說,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可以令現時代人類的生活更進一層樓,但是它只會令人類陷入大量使用資源的漩渦,打著改善生活的旗號破壞自然。人類大量利用煤發電以支持社會發展,自然以煤將會耗盡以及空氣污染的問題作為回應,自然在為人類吹響警號;人類大量伐木以換取紙,自然以土地永久損害以及全球暖化加劇的問題作回應, 自然又在為人類吹響警號;人類大量用水作工業及生活所用,自然以水資源短缺以及破壞生物多樣性的問題作回應, 自然再次為人類吹響警號。人類在掩耳不聽嗎?人類不能仗著自己認識自然,有耗用的能力而破壞自然,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自然對人類行為的回應,還不足以證明我們應該敬畏、順應自然嗎?難道要到失去自然時才懂得此道理嗎?
回覆刪除1. 6A 馮婷婷 12
2. 我比較同意莊子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人們和其他生物都要順應自然,大自然自有他的生長規律,萬物才能順應而生。自古每人或者每種生物都在大自然擔當不同的角色:人負責生產自給自足;動物負責恊助人生產;植物恊助動物生產,環環緊扣,生物不能違逆自然的定律,而是要尊重自然,接受他們為我們帶來的一切。反觀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以發展為名破壞自然,實在有違大自然的規律。人們以發展經濟,發展科技為借口,不斷興建工廠,排污系統不完備,污染源環境,影響自然生態,為大自然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傷口。同時某些自私人類亦利用「自然法則來創新」這個念頭用來做更多破壞自然的事,例如以工業飼料或化學肥料來飼養和種植為恊助人類生產的動物和植物,做一些違害自然的事,結果最終的惡果由人類「埋單」。
1: 7A 郭慧南 16
回覆刪除2:我比較同意莊子提出的「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自古以來,大自然孕育了無數人們,兩者關係密不開分。大自然賦予了我們維生所需-食物和水、大自然賦予了我們生存所需-空氣和陽光、大自然賦予了我們生活所需-土地和居所。它們缺一不可,否則人類何以維生?沒有了空氣,我們不夠數分鐘做缺氧死亡、沒有了食物和水,我們不夠兩星期便會因缺乏養分和水份而死亡、沒有了土地和居所、我們還哪有地方寄居?所以,我們應愛惜自然,敬畏自然,不可逆天而行。反觀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為破壞自然提供了最大的藉口,受害不僅自然本身,還有人類。我們周遭的一切,房屋建築材料來自大自然;家居用品既原材料來自大自然;文具紙張等的原材料都是來自大自然,我們以提升生活質素為名,實際濫伐樹木、無止境開採煤礦、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對大自然的損害我們都有目共睹。這導致水平面上升、全球增溫、天災頻生,最終我們利用大自然的生活來換取的物質-高樓大廈,科技建設等終歸被颱風、海嘯、地震而破壞,得不償失,還危害人類性命。無庸置疑,人類主導大自然只會摧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