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五 課文補充題目
《漢字的結構》(節錄)˙補充題目
|
以下是一篇分析《漢字的結構》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學生填寫、選擇。請根據指示作答:
(1) 在填充部分,填寫正確答案;
(2) 在選擇題中,每題選出一個最適合的答案,並於相應的方格內以ü號表示。
在《漢字的結構》一文,作者以許慎《說文解字》的六書定義為基礎,解釋
象形、指事 □
漢字的特點。作者說明
1 指事、轉注 R
時,指出許慎的定義有問
指事、形聲、轉注 □
象形、轉注、假借 □
題,他認為上述定義 2 含糊/含混 ,導致 3
後人各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文中對以上造字法提出補充說明。在六書中,4 轉注 和
5 假借 與其他四種造字法不同,因這兩種方法與漢字的結構無關,也不能產生新字。
綜觀全文的結構,第6 1 、 20 段是總說,起着7
首尾呼應
的作用。第8 3 至 19 段是分說,對六書作出分項說明,條理井然。說明
舉例說明 R
手法方面,除了定義說明,本文運用得最多的是9 比較說明 □,作者分析六
形象說明 □
數字說明 □
書都用了這種方法。文中輔助說明的字詞,特點是10
常見和淺易 ,使解說內容變得11
具體 ,讓讀者容易掌握。作者也運用引用說明,例如在第3段引《詩經》來說明「州」字的本義,還有在第17段,引用《說文解字》和《愚公移山》的文句來說明12 「汝」字在詞義上的改變 。
不少學者稱讚左民安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文字學知識得以普及,本文就是一例。13作者的行文風格親切輕鬆,例如他多次運用以下的修辭技巧,猶如與讀者對話,說明如下:(字數不得多於100,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作
|
者
|
在
|
第
|
3
|
、
|
6
|
、
|
1
|
0
|
段
|
多
|
次
|
æ1
|
||||||||||||
運
|
用
|
設
|
問
|
,
|
先
|
提
|
出
|
關
|
於
|
文
|
字
|
發
|
|
||||||||||||
展
|
的
|
疑
|
問
|
,
|
然
|
後
|
再
|
解
|
釋
|
。
|
例
|
如
|
|
||||||||||||
第
|
6
|
段
|
「
|
可
|
是
|
『
|
甜
|
』
|
的
|
意
|
思
|
又
|
|
||||||||||||
怎
|
樣
|
象
|
形
|
呢
|
?
|
」
|
這
|
種
|
自
|
問
|
自
|
答
|
|
||||||||||||
的
|
方
|
式
|
,
|
目
|
的
|
是
|
引
|
起
|
讀
|
者
|
注
|
意
|
|
||||||||||||
和
|
興
|
趣
|
,
|
讀
|
來
|
也
|
更
|
感
|
親
|
切
|
,
|
拉
|
|
||||||||||||
近
|
了
|
與
|
讀
|
者
|
的
|
距
|
離
|
。
|
|
|
|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