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漢字的結構作法分析

2. 試分辨下列兩段內容是屬於哪一種縱深式邏輯順序,並加以說明。(6)(設題目標:理清說明的順序:邏輯順序)
(1)象形」就是象實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繪出來的意思。……如「日」、「月」就很像一輪紅日和一彎新月高懸太空。再看「山」的甲骨文字形……33
答:本段的邏輯順序是由一般到個別。1)作者首先對象形字作總體的說明,然後個別舉例解釋。2                                    

(2) 再比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腳趾朝上的兩隻腳一前一後走路的形象。假若兩腳要從水中通過則怎樣表現呢?那就再把「水」加在兩腳之間,這就是徒步過水的「涉」字。如果兩腳要登高呢?則又把「涉」字的水旁換成「阜」,……由此可見,步、涉、陟、降等都是與腳(止)有關的會意字。103

答:本段的邏輯順序是由簡單到複雜。1幾個字例是由淺入深排列的:先是「步」,然後是加上其他意符的「涉」、「陟」、「降」等字。2


3.   試分辨下列句子分別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手法,把答案寫在右列橫線上。4分,每項1分)(設題目標:掌握說明手法:定義、引用、舉例及形象說明)

(1) 「州」字也很有意思: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三條曲線,表示波濤洶湧的流水,其中間的小圓圈或小黑點,表示水中的一塊陸地。

形象說明
(2) 許慎在《說文解字敍》中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定義說明
(3) 但是這個定義(《說文解字》的指事字定義)是相當含混的。清代的著名文字學家王筠說:「『視而可識』則近於象形,『察而見意』則近於會意。」(《說文釋例》)。

引用說明
(4) 世界上許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難用象形或會意來表示的。比如,「魚」是整個魚類的總稱,但是魚的種類卻是成千上萬,顯然不能為每一種魚造一個字。

舉例說明

答案分析
3.(1) 「……三條曲線……表示水中的一塊陸地」是描述「州」的字形。
3.(2) 作者引許慎的話,目的是為「指事字」下定義。
3.(3) 作者引王筠的話,是要證明研究《說文解字》的權威學者跟他的看法一樣──「指事字」的定義,跟「象形字」和「會意字」有點混淆,不夠清晰。
3.(4) 「比如,『魚』……顯然不能為每一種魚造一個字」是舉例,以輔助說明事理。

4.   根據本文第14段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設題目標:掌握說明手法:數字說明)

形聲字越到後世發展越快,據統計,漢代的《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其中形聲字7,679個,約佔總數的80%宋代的《通志六書略》,共收字24,235個,其中形聲字21,343個,約佔總數的88%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其中形聲字42,300個,約佔總數的90%。在現在通用的新簡化字中,形聲字也佔絕對多數。

(1)  作者在本段是要說明甚麼情況?1分)
答:形聲字越到後世發展越快。1分)                                                     

(2) 作者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手法,以達到說明的目的?(3分)
答:作者運用了數字說明。(1分)他指出漢代宋代清代幾本具代表性的字書中,形聲字所佔的比例1分),讓讀者一目了然。通過實際的統計數字,有力證明了形聲字越到後世數量越多,比例越高,已成為漢字最主要的造字方法。1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