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國先哲之從人之性理、性情,講人禽之辨,其義諦恆極精微。今姑只依上文所提到之孟子所講之仁義禮智來說,則仁即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義是本于人格尊嚴之自覺,故孟子以人之不屑受嗟來之食,與「所欲有甚于生者」見義,而以公平正直之心,對人接物皆為義。禮見于自己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智見于明辨是與非。
重人的精神即
1、以人的精神上通於天而下達於地,使人頂立於天地之間。
2、人與禽獸之不同
(人禽之辨)。人有軀體,受物理及生物規則限制,與其
他動物無異。但人之所以為人,是在於他有自覺與其他動物有不同之
處。人之異於禽獸在於他的性理、性情。亦即孟子所言之仁義禮智四端
或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
~ 仁是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或公心
~
義是本於人格尊嚴之自覺,以公平正直之心待人接物,做應做之事。
~ 禮是見于自己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
~ 智是見于明辨是與非,理性的能力。
3、仁義禮智之用
~仁:愛天下一切的人,並且對萬物有情,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義:可以追求人與人,家與家及國與國之平等,以維持社會秩序。
~禮:可以尊敬一切對人類有貢獻的人,包括生者及死者。
~智:可以求真理,反省及懺悔自己之過失,理性地批評他人的過失
社會的輿論及法律的審判。
4 人有仁所以能愛家人,愛國人,愛天下一切人。以至對于禽獸,都欲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對于草木山川,都可有情,而極至于樂觀彼萬物之生生不已,而有贊天地之化育之心。人有義,有公平正直之心,而求使人我皆得其所,求人與人之平等,家與家之平等,國與國之平等。人之正義感,可無所不運,而以實現各種平等之社會理想,以維持社會之秩序。人亦可以為了正義,而寧死不屈,表現驚天動地泣鬼神之氣節。人有禮,能自己謙讓以尊敬他人。所以能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尊敬聖賢豪傑,尊敬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以至尊敬一切我以外之人,我以前之古人,我以後之後生,來者。人有智能辨是與非,所以能是是非非,善善惡惡,而追求真理,有對自己之過失之反省與懺悔及改過之努力,對他人之過失之批評與督察;而有對他人之忠告,社會之輿論,法律之審判。人之仁極于贊天地之化育,故人可補自然天地之所不足,而與自然之天地參。人之義極于犧牲生命以見氣節,則見人自然之生存之上,有一超自然生存之精神價值精神生命。人之禮,極于尊敬一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中之人。尊敬之即推而上之。尊敬人,亦即尊敬人所形成之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而若將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推舉而上,以卓立于宇宙。人之智極于使人我皆能不違真理,同得改過遷善,則所以使人類社會日進無疆,使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是人之有仁義禮智之性,亦即人之所以能在自然的天地萬物之世界之上,建立一人的世界之根據,而為人與禽獸截然不同的所在。此人與禽獸之不同所在,在其開始點雖可謂幾希,然而此幾希一點,即壁立千仞。人的世界之無盡的莊嚴,神聖,與偉大,皆自此幾希一點而流出。在中國之思想中,自孟子承孔子指出仁義禮智為人之特性以後,中國先哲言人禽之辨者,大體皆孟子之意。出入之處,亦無關大體。而中國文化之重立人道之精神,亦可謂自孟子而確立。所以我以上特提孟子之意,略加發揮。
------
1、五倫
倫,即倫常關係,亦即是社會之中人與人的關係。
五倫,包括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及朋友五種關係。
~父子、兄弟、夫婦是家庭內的關係
~君臣是政治關係
~朋友是社會關係
古代中國的五倫即概括了社會上一切人與人的關係。
2、五倫之作用
~通過五倫去維繫社會秩序,令人與人之間能和諧共處。其法是在每一倫
之中都以一種德目去規範彼處的倫常的關係。
a.父子----父慈子孝
b.兄弟----兄友弟恭
c.君臣----君仁臣忠
d.夫婦----敬愛關懷
e.朋友----誠信不欺
五倫之本:五倫只是一人倫秩序,其根源是人的道德心,亦即人的善性
仁心。
3、五倫在古代中國社會的意義
a.父子、兄弟之倫:是家庭內的倫常,是一種基於血緣關係的倫常秩序。
~中國古代以農為本,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社會以家庭為本位,故社會
秩序亦由家庭開始,所以古代中國禮治社會以家庭的父子、兄弟之倫開
始,家庭成為禮治社會的核心。
~其次,人與人的關係亦由血緣關係開始。人一出生第一次接觸的人即家
庭內的親人---父母兄弟。
~父子、兄弟二種倫常則以孝悌為德目,即是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
樣,家庭內的人際關係就可以和諧有序。(長幼有序、不會悖亂)
~孝悌觀念的擴充(由己及人)有縱橫兩個向度的推展:
甲.縱的推展:
由家族以至整個民族,使民族的生命生生不息。孝-----由孝順父母以
至父母之父母,再推至祖宗,使人的生命可以上通於百世。
乙.橫的推展:
悌的觀念,由弟之敬兄,以及一切同族之長兄,終至視「四海之內
皆兄弟也」以至民胞物與,敬一切人,敬一切的物。(天下一家)
結論:故說孝悌為仁之本。
b.夫婦之倫:合二姓之好,由一家族與另一家族的結合。夫婦之倫是家庭
內的倫常關係之一,但又不同父子兄弟之倫具有血緣關係。通過家族與
家族的結合,就組成了社會。
~夫婦之倫的德目是以「敬愛」為本,夫婦能敬則不會相亂。
c.君臣之倫:是人與人在政治上的關係,其德目是「忠」。(本文從略)
d.朋友之倫:源於人的自覺選擇,包括一切同事、同志、同道以至師生,
皆可視為朋友。
~人在社會中必須與家庭以外的人接觸相處,故有朋友之倫以維繫社會
秩序。
~朋友之倫的德目是「信」,即彼此不會相欺詐,故不會相亂。那是「超
乎私心與利害,彼此互信,相規以道,可培養寬容異己之精神。」
~其推擴之範圍:「尚友千載,神交古人」,橫面至天下之善士,縱面至
古今之賢哲。
中國古代的音樂跳舞,亦與禮儀分不開。這都是說明中國古人之藝術精神,即融于其一般之社會文化生活中。然而這亦同時使中國之人生情調,在本質上即更富于藝術意味。藝術上之美大皆生于調和與節奏對稱等。中國文化中尚中和,和平之精神,由中國古代之禮樂之教來,所謂禮以教中,樂以教和,亦即可說是由一藝術精神來。
而中國醫學之卓絕的成就,則正為本于對人之生命之藝術性的同情的直覺的體察。其盡量求不破壞形體之組織,而將病治好,又依于一道德的感情,亦依于不傷害人之形體之完美之藝術的感情。中國藝術文學中所表現之主要精神,我們可以姑借禮記經解所謂「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以說。中國之藝術文學,大體上看,都不重表現緊張、激盪‧過于刺激之情感,亦不重表現強烈鼓動之生命力,或一往向上超越企慕之理想;而比較重在表現一寬舒廣博之氣度,溫厚和平之性情,飄逸洒落之胸襟,含蓄淡遠之意境等。所以中國之書畫,均以神品逸品為最高。宋元文人畫,要在虛白中表靈氣之往來。中國建築中,古代有千門萬戶之闊大的宮殿,而缺西方式之高聳雲霄之教堂。中國祭天之天壇,亦橫臥地上。建築中之飛簷、飛角、亭子、牌坊、迴廊等,亦皆能表示一飄逸疏朗寬舒之意味。中國音樂中之七弦琴與洞簫,亦以淡宕幽和之聲見長。在中國從前文學中,則文貴淵雅,詩貴溫厚,詞貴婉約,即豪放沉雄之詩文,亦要去掉劍拔弩張之概。中國文學中無論言志載道,都要使之足以陶養人之善良的性情。中國過去文學藝術,現在人雖漸不能欣賞,而且有許多都不免太帶山林氣,廟堂氣,亦不全適于今日。然而這終是人類文化中最寶貴的成就之一。而且世界人類如真要陶養其和平之氣,而銷除暴戾之氣,亦終將有一日會大大發現中國之藝術文學之一方面的無上價值的。
中國之書法之美是純粹線條之形式美。此種形式美,同時啟示各種精神意境,反映作書者之人格風度。除書法以外,中國之畫──尤其是王維之水墨山水,直至宋元以下之文人畫,亦是表示一種極高之意境,而為世界之所無的。唐代之壁畫,亦與西方之壁畫,表現一不同之風格。
引自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tpy/tpy-syl/public_html/chincult1.ht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